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需要的是數以萬計的做事官員,需要把那些空閒的位置填滿人,還要讓這些人給你做事。德才兼備固然好,但要是一時之間,湊不齊這麼多,朝政就扔在那裡不管嗎?”
朱高熾無奈長嘆,屬實徐景昌說的有道理。
其實他也挺無奈的,你說朱高熾快三十了,現在讓他繼位,他能有多少親信?
除了教他的師傅,徐景昌這種親戚,還有監國這段時間,熟悉的朝臣之外,又能有幾個人?
他登基就需要把這些人按照品級,能力,德行,資歷,填充各個緊要的位置……能填滿就算很不錯了。
有點毛病都要使用,只要不是大奸大惡,就要燒高香了。
你說這是任人唯親嗎?
自然是!
可不任人唯親,又能怎麼辦嗎?
下面人到底怎麼想的,真的能輕易看出來?
就比如這一次的事情,徐景昌從錦衣衛的密檔,知道了蹇義的把柄,果斷丟擲來,引得蹇義說出來戶部的弱點。
畢竟在蹇義看來,這是夏原吉不仁不義在前,活該有這個報應……但是說起來,老夏真的就那麼無辜嗎?
他不想慫恿徐景昌,去對付蹇義?
總而言之,大傢伙都是一個山裡的狐狸,誰也不用糊弄誰。
所以要用人,一定要可靠,這是排在第一位的。
“表弟,你這一手,讓他們鷸蚌相爭,你是坐收漁利。我問你,接下來要怎麼辦吧?”朱高熾好奇道。
這事屬實到了關鍵時刻,需要怎麼整頓財稅,全看接下來的舉錯了。
“殿下,我盤算過蹇義的建議,我打算設立八個總督區,徵收稅賦。”
朱高熾想了想,探身認真道:“計將安出?”
徐景昌道:“首先,第一個總督區在北平,下轄順天府,遼東都司,大寧都司,薊鎮,宣府,包括天津港和長蘆鹽場。”
朱高熾大吃一驚,因為這個總督區的規模,就是徐景昌這段時間經營的北平範疇,貢獻了一千多萬兩稅賦,相當重要。
而且徐景昌明顯要把鹽稅也劃給北平總督區,這涉及到了鹽法啊!
“賢弟,當真行嗎?”
徐景昌道:“這些地方是個完整的體系,比如長蘆產鹽,大寧有榷場,草原諸部要到大寧購買食鹽。他們送來的羊肉也要用鹽醃製,再裝船透過天津港,送到南方。一個總督區劃得太小,增加官吏不說,還會影響商貨流通,反而阻撓了商業發展。咱們是要韭菜葉,可不是要連根刨,要可持續竭澤而漁。”
朱高熾被說得笑了,“那其他幾個總督區呢?”
“第二個總督區,就是山東跟河南,這部分屬於中原地區,又是黃河和運河聯運。中原的糧食物產,可以透過運河,南北輸送。因此這段的關鍵是漕運。稅收未必很高,但事關中原安穩,馬虎不得。除了徵稅之外,還要發展商業,重視民生。如果方便的話,我會讓周王他們,多向中原投資,興辦作坊。”
“第三個總督區,就是應天府,還有整個直隸。這部分商業繁榮,又是魚米之鄉。蘇州的絲綢,松江的棉布,都是聞名天下。尤其是下西洋的起始點又在劉家港。只要稍微整頓,稅收絕對能和北平抗衡,甚至猶有過之。”
朱高熾表示你說得對,南直隸的潛力太大了。
這塊有運河,有長江,有絲綢紡織,又有兩淮的食鹽,對外對內,都是天下間最繁榮的所在。
北平都能榨出那麼多油水,南直隸沒有道理不行。
第四個總督區就是閩浙,這塊包括了杭州,泉州等傳統海外貿易重鎮,在元朝的時候,泉州就是世界第一港,不需要多說。
第五個是兩廣,主要是嶺南地區,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