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二百八十一章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徐景昌說的輕鬆,但是在諸臣聽來,卻是無比荒唐。

因此眾人再度聚集在了蹇義身邊,這裡面有兵部尚書方賓、刑部尚書呂震、工部尚書雒僉,禮部侍郎儀智,左都御史劉觀……

大傢伙湊在一起,只有一個討論的問題。

“蹇尚書,定國公說要把在應天用的手段,推而廣之,用到各地縉紳身上,此事我無論如何,也不能答應,我們這些人更不能坐視不理,視而不見。”

蹇義繃著臉,一言不發,這些年了,徐景昌乾的討人厭的事情多了,哪一次不是大傢伙嚷嚷著反對,可問題是要怎麼阻攔,攔不攔得住?

“方尚書,能用在應天的辦法,為什麼不能用在其他各處?”蹇義反問道。

方賓大為詫異,蹇尚書啊?

你的腦子也壞了嗎?

“這不是明擺著的事情,糧商說到底是商賈,小人而已!他們囤積居奇,一心只想謀利,常常弄得天怒人怨,百姓怨聲載道。可士紳不一樣啊,他們耕讀傳家,老實本分,那是國家柱石,根本所在,如此逼迫士紳,不亞於自毀長城啊!”

蹇義冷冷道:“說來說去,方尚書的意思還是要優待士人,尊重縉紳唄?你這套說法自然是好的,你只要能說服陛下,太子殿下,他們都贊同,定國公的主張自然推不下去……伱看如何?”

如何?

不如何!

方賓看了看其他人,其他人也看了看他。

大傢伙也漸漸看透了,這一次針對糧商的劍,已經砍向了後面計程車紳……毫不誇張講,這次比針對孔家還可怕,那一次只是動了官學地位,這一次卻是朝著經濟命脈下手,一個不好,就徹底斷了耕讀傳家的根子,天下士人,如何能坐視不理?

只不過要想阻撓這事,該有妥當的辦法,硬碰硬絕對不行。

那要怎麼辦呢?

眾人都陷入了沉默,蹇義也乾脆一言不發,拿不出主意,說得再多,都是無用的話……眾人轟然而散。

不過等眾人散去之時,禮部侍郎儀智追上了方賓。

“方尚書,其實定國公也就是說說罷了,這種事情,必須要有人去做,地方上可比朝廷麻煩多了。那些大戶真的撕破臉皮,什麼手段都幹得出來。難不成他定國公能親自下去辦事不成?”

方賓沉吟道:“屬實誰去辦事,關乎成敗。但是縱觀大明朝,也不缺心黑手狠的酷吏,願意衝鋒陷陣的,不在少數。”

儀智淡淡一笑,“酷吏是有,但也有碰不得的地方。”

“哪裡?”

“江西!”

儀智淡淡吐出了兩個字,方賓思索了少許,笑道:“江西名士朝臣,多如牛毛,確實不好處理,但誰家能挑這個頭兒,誰又願意出頭呢?”

“許家!”

……

江西文脈悠長,明初的時候,更是到了一個巔峰,滿朝之士,進士翰林,半數出自江西,朝堂之上,江西鄉音甚至壓過了洪武正韻。

讀書人多,有功名的人也就多了。

當年朱元璋出於鼓勵讀書的目的,答應給考中功名的讀書人優待,秀才一級,可以免役兩丁,衙門還給派僕人。

等到了舉人一級,不光免役免糧,還有了做官的資格,比如說海瑞就是舉人出身。

這裡面的情況就看得很明顯了,一個秀才,享受朝廷優待,過得比普通人強多了。但如果是那種老秀才,多少年都考不上,又老又醜,家裡的錢耗光了,僕人也都棄暗投明了,還是會過得很窮酸。

可如果步入舉人這個階層,不光可以給自己免役免糧,還能照顧其他人。如此一來,自然有人巴結投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