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跟外國做生意,大明賺的更多,那就想辦法讓外面賣更多的東西給大明,或者拿出土地、礦場、森林,還有各種資源,讓大明過去投資,這樣一來,雙方的貿易不就平衡了。

貨幣只是個計價的工具,一旦貿易基本平衡,其實需要的貨幣量並不是那麼大……

想通了這些,徐景昌就解決了一個巨大的迷思……其實並不一定要弄到鉅額的金銀,也不需要四處竭澤而漁,大明是有辦法走上工業化之路的。

歐洲的大航海,還有他們的種種做法,那是根植於他們的文明習慣,未必就是真理。

現在只有一個問題,就是把大明的財富盤活,讓那些退出流通的貨幣重新冒出來,讓工商業得到投資……大明生產出更多的商品,然後和各國進行貿易,換回更多的資源。

徐景昌講得有點籠統粗略,其實歸結起來,就是大明朝,利用自己的優勢,能不能發展出工業文明?

是不是一定要大航海,一定要四處掠奪?

徐景昌認為並不需要。

夏原吉關心的不是這個,他閱讀史書,經常有錢荒的說法。

但是在大元立國之後,一直到明朝,和海外貿易非常頻密,大量的金銀湧入,到了明初,雖然貨幣的缺口還挺大,但到底沒有鬧出錢荒。

這就說明,整個中原,還是有相當數量的金銀。

只不過這些金銀都在哪裡呢?

很顯然朝廷有的只是極小一部分……有太多士紳大戶,他們不光儲存糧食,還有大批金銀錢幣,握在手裡。

夏原吉想到這裡,不由得看向徐景昌,“我說定國公,你在打算什麼?莫非說你搶土地不過癮,還要直接搶奪錢財?你想死就自己去,千萬不要纏上我,我寧死不從!”

徐景昌呵呵道:“不死就答應了唄?”

夏原吉怔了怔,用力搖頭,“徐景昌,我可告訴你,無論如何,我也不會答應,你不要痴心妄想。這種事情,一旦做了,只怕都活不過今天晚上!”

徐景昌點了點頭,“老夏,這次你真的沒說錯,打死我我也不會幹的。但是現在有個問題,如果咱們把土地這一塊堵死了。地方計程車紳大戶,沒法透過土地糧食,穩穩當當獲利,你說他們會怎麼辦?”

“這個……”夏原吉竟然一時無語……他也明白這裡面的文章了。

縉紳大戶,為什麼那麼喜歡兼併土地,樂此不疲?

實在是土地太香了!

只要拿到了土地,什麼也不幹,只是租出去,平均也有一半的田租。

一千斤的收成,要給你五百斤!

而這五百斤糧食,又是硬通貨,可以拿出去借貸,要不了一年時間,又能弄回來幾百斤的利息。

手裡的糧食多了,又能拿來購買土地,繼續兼併,擴充田產……在人多地少,土地不斷漲價的前提下,這套玩法是穩準不賠的。

把事情分析到了這一步,也就清楚了,為什麼歷代抑制兼併做不下去,這是跟天下所有人作對,擋人家的財路,還能有好下場嗎?

此刻再想想徐景昌最近的這套主張,是不是就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地主囤積糧食,需要繳納罰款,糧食腐爛,要加倍重罰。

撂荒更不行!

總之所有的糧食,必須賣給糧食公司,由朝廷掌控。

這下子不光沒法盤剝農民,甚至也失去了借貸暴利的可能。

更乾脆一點,就是徐景昌將一項穩穩發財的東西,弄得無利可圖,誰繼續兼併土地,不但發不了財,還會面臨朝廷的種種手段,弄不好就會傾家蕩產。

“定國公真是好手段,只是這麼做,可比歷代抑制兼併都要兇狠,只怕天下士紳都會跟你拼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