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很顯然,也只有這位能擺平眼前的事情了。
“陛下,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徹底評估,倭患要除,將士們出征也不能沒有準備,還是稍後再議。”
朱棣點了點頭,“也好,其他人都退下去吧,朕還要和定國公聊聊。”
別人都走了,就剩下朱棣和徐景昌兩個,朱老四憋了一肚子笑,簡直要控制不住了。
他說要深思熟慮,不能隨便用兵的時候,那幾位尚書的神色別提多精彩了。
“這幫混賬東西,朕要用兵,他們都百般阻撓,現在想挽回自己的損失,一個個都上躥下跳,他們把朕當成什麼人了?想讓朕替他們打仗用兵……也不是不行,需要他們拿出足夠的誠意。”
徐景昌連連點頭,“吾皇聖明,要的就是這個。”
朱棣說得高興,可又道:“徐景昌,這一次的黃金案子,牽連那麼多官吏,朕趁機肅清吏治,不是挺好的事情嗎?你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你是打算庇護朝臣,還是另有所圖?”
徐景昌笑道:“陛下,臣一向是為了大明……您也該看出來了,對外用兵的事情,難逃朝廷出力,將士受損,文臣富商得利的局面。這可算不得什麼好事,陛下要想能時常對外用兵,能得到全天下的支援,就必須協調好各方的利益,讓大傢伙都有好處可拿。而且還不是簡單的賞賜,不然總歸逃不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局面。”
朱棣聽著,面上含笑,“徐景昌,你的意思是這事還要聽軍中諸將的意思,對吧?”
徐景昌道:“確實需要聽將領們的看法。但是更要關心普通將士……臣的意思,凡是海外部署,參與作戰,需要給他們三倍俸祿,而且還要規定部署時間,如果出現死傷,必須有豐厚的補償……這些事情都要兵部擬定,五軍都督府也要參與,最後由陛下核准。”
朱棣點頭,“你說的很對,唯有如此,才能對得起將士們的付出……只是朕想不明白,如果真的這麼安排,朕要對外用兵,又能調動多少兵力?會不會往後都別想打仗了?”
徐景昌哈哈大笑,“怎麼會這樣,陛下只要稍微規定一些適用範圍就行了。”
“你的意思是?”
“比如說安南,遼東,大漠,西域……這些地方都算是中原故地,而且陸上連線,對這些地方用兵,那是大明將士的職責所在,誰敢叫苦叫累,違抗軍令,自然以逃兵論處。但如果涉及到了倭國,還有海外諸國,什麼爪哇、天竺、大食、波斯,還望陛下能體諒將士的艱難。”
朱棣默默聽著,道理上沒錯可這話豈不是說,沒法對什麼爪哇、天竺用兵了、
“徐景昌,你的意思,是朕要小心用兵,不用好高騖遠?”
徐景昌搖頭道:“不是啊,臣的意思正規兵馬不能出國,可以讓那些大戶想辦法啊!”
朱棣詫異,眼珠子瞪得老大,這是什麼主意?
“陛下請想,這就跟女真兵馬一樣。他們更鬆散一些。只要規定清楚,這些人出國才能得到兵器鎧甲,而申請回國,必須有相應的條件,還要上繳兵器……他們沒法在大明添亂,到了海外,隨他們怎麼折騰,就跟朝廷沒關係了。”
“臣斗膽言說,這對外用兵,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就算一次打贏了,對方也只是暫時臣服。朝廷能承受一次兩次大戰,不能承受沒完沒了的襲擾。而能對付這些襲擾的,只能是同樣的小股兵馬。這一次這麼多豪商大戶牽連進來。陛下固然可以盡數誅殺,肅清吏治。但如果能把他們斂財之心,引導到開疆拓土之上,或許能有不一樣的奇效。”
朱棣默默聽著,當徐景昌說到這裡的時候,他也不能不心動了。
過去朱棣最難受的就是自己一心向前衝,結果所有人都在拖後腿,而今天卻是拉著所有人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