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準備三份稿子,而且要風格不同,側重迥異,明白了嗎?”
胡濙大詫,還有這個說道?
他苦兮兮道:“定國公,其實下官寫了五份,我就是挑選最中意的一份拿給您。”
徐景昌略微錯愕,笑呵呵道:“記住了,下一次不要自己選擇。”
“下官明白,下官一定要讓定國公來選。”
徐景昌又道:“如果什麼都讓我選,那我豈不是會很勞累,還用你幹什麼?”
胡濙又是一陣錯愕,這個定國公到底是什麼路數啊?
徐景昌笑道:“既不是自己做主,也不能什麼都推給上面做主……你要讓上峰以為他能做主,而實際上,他做主的事情,都是你早早定下來的。明白了嗎?”
胡濙越發錯愕,這位定國公的話是越來越難懂了。
“下官,下官一時還不明白,但下官會努力思索,爭取早日領悟。”
徐景昌含笑,隨即拿著胡濙的文稿,上了馬車,直接去乾清宮了。
朱棣見他來了,還挺高興的,“剛剛說過朝廷政務的事情,這麼快就有著落了?”
徐景昌笑道:“這還沒有這麼快……有些事情尚存在爭議,比如說朝廷應該救濟災民,但是針對患病的百姓,需不需要救濟?”
朱棣眉頭一皺,“得病著實可憐,能救就要救。”
徐景昌兩手一攤,“陛下,治病可是無底洞啊,更何況天下間也沒有那麼多醫者,萬一庸醫害命,又該怎麼辦?”
“這個……那就不救。”
徐景昌道:“陛下,可有些瘟疫,動輒成千上萬,跨州連郡,這也不管?”
朱棣眉頭緊皺,哼道:“朕問你要不要管,你現在給朕出難題,你到底是怎麼回事?”
徐景昌笑道:“陛下,治國理政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朝廷的職責所在,也不是三句話兩句話能說清楚的。先讓朝臣忙乎著,臣這裡倒是有一件事,明年陛下就登基五年了,是不是該做一個小結,盤點一下成果,尤其是針對諸多的業績,從內到外,從上到下,做一個詳細的盤點。然後昭告天下,也能告慰太祖皇帝。”
朱棣聽到這裡,頓時來了興趣,這個提議可太好了,完全符合他的胃口。
“快說說,你都準備怎麼辦?”
徐景昌道:“陛下,現在還有些時間,大的功績,比如平定安南,痛擊瓦剌,收復漠南,開拓遼東……這些事情都不著急,沒準到了明年,可以說的事情更多。現在臣的意思,是針對民生經濟,以小見大。比如應天最大的絲綢作坊,最新建成的下關碼頭,還有國子監改建,應天外城……陛下做了太多的事情,恩澤蒼生,百姓銘感五內。我的意思陛下要不要去這些地方看看,也接觸一下百姓,瞭解最新的民生情況。”
徐景昌又補充道:“臣可不是說陛下不通民生啊,實在是大明朝日新月異,變化很大,陛下也要跟得上才行。”
朱棣略微沉吟,就說道:“老三的作坊朕是看過的,前些時候在北平,朕也看了不少,屬實和以往不一樣。”
徐景昌笑道:“陛下身為一國之主,九五至尊,一舉一動,都牽動萬方。過去每年春天,天子和皇后都要親自耕種繅絲,勸課農桑。如今大明的根基不只是農桑,也包括工商,陛下多去看看,鼓舞士氣,提振民心。也能表明朝廷重視他們,豈不美哉?”
朱棣聽到這裡,徹底動心了,忍不住大笑道:“你啊,果然是鬼主意一肚子。過去朕要出去瞧瞧,朝臣百般阻攔,這一回啊,朕倒要瞧瞧,誰能攔得住?”
徐景昌將一份清單遞給了朱棣,“陛下,這是臣剛剛整理出來,最近有關民生經濟的重點工程,陛下可以從中挑選,也可以重新尋找,只要在決定之前,通報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