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高熾搖頭道:“父皇,孩兒覺得歸根到底,還是深宮九重,層層阻擋。看起來高高在上,但也是遺世獨立。區區幾個朝臣,加上幾個宦官,就能阻塞天子耳目……一方面是哄騙皇帝很容易,一方面是天子發火,後果嚴重。既然如此,那就只有想辦法哄騙皇帝,這也是人之常情。”
朱棣哼道:“什麼人之常情?說白了就是拿朕當傻子,如此朝臣,實在是可惡。”
朱高熾愣了一下,然後才說道:“父皇,孩兒有幾句肺腑之言,不知道父皇願不願意聽?”
朱棣沉吟一陣子,這才道:“講吧。”
朱高熾點頭,隨後深吸口氣道:“父皇,孩兒去了鄱陽湖,發現有的漁民,全家幾口人,就擠在一艘小船上面。他們沒有土地,也沒有房子,一家幾口,從生到死,都在這條一兩丈長,幾尺寬的漁船上面,當真是無有立錐之地。”
朱棣頓時沉默,久久無言。
就連徐景昌都跟著低下了頭,朱大壯這是責怪天子靡費,不能體恤百姓疾苦?
這話徐景昌是贊同的,屬實皇家靡費資源太多,但是徐景昌並不覺得此事能夠解決,除非能有魄力廢除天子,不然皇家開支就擺在那裡,誰又敢不讓皇帝舒坦了?
朱高熾頓了頓,這才道:“父皇,勸說天子,節用愛民,這是古往今來,多少儒臣名士都講過的話,老生常談,了無新意。孩兒也不是責怪什麼,孩兒也是錦衣玉食,靡費無算。孩兒想的是,天子如此享受,總該讓百姓吃上一碗飯,喝上一口湯吧!”
朱棣猛地抬頭,朗聲道:“這是理所當然的。”
朱高熾又道:“既然如此,孩兒以為,應當責令地方,幫助百姓,排憂解難。”
沒等朱棣說話,徐景昌立刻道:“殿下,此事操之過急了,你看看朝臣,又有幾個是懂得商賈經營的?他們不給百姓添亂就是了。你要讓他們幫助百姓,我怕是越幫越忙。難道殿下忘了,北宋王安石變法,就有大聰明把青苗錢貸給了市民?”
這種事情,徐景昌早就和朱高熾聊過,朱高熾也心裡頭有數。
但是這一刻朱高熾卻顯得格外堅持,“表弟,如果因為地方官吏無能,就放著利國利民的事情,逡巡不前,毫無作為,這又是一個有為之君該做的事情嗎?”
朱棣眉頭瞬間立起,似乎是被觸動了軟肋。
而徐景昌依舊堅持道:“殿下,如果僅僅是這樣,通政司不會透過你的提議。這道命令也不會落實。”
朱高熾呵呵一笑,“我知道,但如果我有辦法呢?”
“那還要評估一下。”
朱高熾呵呵道:“我的辦法就是在應天設立商學院。”
“商學院?”徐景昌一陣詫異,“殿下,你準備怎麼辦?”
“我是這麼打算的……鄱陽湖之行,讓我知道了有些百姓屬實不適合種田。而這幾年工商發展,老二和老三那裡又不斷念叨著缺少工匠。”
朱高熾嘆道:“還有西南的改土歸流,不斷有有識之士建議,但是這事有個前提,就是需要讓那些山民能有活路。要收購他們的土產,採買藥材山貨,讓他們看到收入,下山能過得更好,他們自然就不會抗拒了。只要山民真心下山,那些部落頭人也擋不住。這就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妙哉!”
徐景昌忍不住撫掌讚歎,“殿下這番高論,屬實是切中要害,想反對也不行了,但是要如何落實,還望殿下賜教。”
朱高熾笑道:“要讓我說確當的辦法,我一時也不知道,但我琢磨著,能不能讓老二和老三出錢辦學?”
“能!”徐景昌果斷答應,“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他們倆理當站出來,為國分憂。”
朱高熾又道:“那這麼說,讓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