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定國公,你準備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誘之以利唄。”

徐景昌提出了一個計劃……凡是移民過去的百姓,都能拿到一張授田證,根據授田證,可以得到年總產量在三十石的土地……而且連續耕種三年,就可以擁有這塊土地。且五年之內,免除賦稅。

同樣的,往來西域的商賈,也能得到稅賦減免。

如果願意在西北開發礦產,朝廷可以提供無息貸款。

幾位尚書互相看了看,這些措施倒是頗有吸引力。

夏原吉先表示道:“我贊同,自從大明立國以來,人丁繁衍,許多地方已經是丁多地少,難以維繫。如今鼓勵他們北上,移民實邊,利國利民……只是有瓦剌騎兵,又有哈烈的兵馬,萬一他們大舉進犯,移民過去,豈不是送死嗎?”

徐景昌道:“這又是很緊要的事情,不知道兵部有沒有辦法?”

方賓道:“這也就按照定國公在北平的故智……設立農場,建立民兵,同時安排能征慣戰的猛士,屯駐西北,隨時應對外敵入寇。”

徐景昌道:“既然如此,兵部就擬定一套詳細的方略,儘快遞給陛下。”

通氣吹風會開得很圓滿……徐景昌的心情也非常不錯。

他關注西北,有意用兵……卻不是一時心血來潮,也不是好大喜功,要刷一些功績。而是有一種很無奈的考量。

自從安史之亂以後,中原王朝逐步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

歷經兩宋幾百年,西域的漢人損失慘重,百不存一……這個結果就是後世西北不斷出事,整個清朝,自始至終,都在平叛,打了兩百多年,也沒有徹底解決問題。

宛如中原王朝的一塊瘡疤,不斷失血。

徐景昌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趁著這個機會,向西北移民。

而且如果能夠成功,到時候就不是西北有危機,而是成千上萬的漢人,不斷向西開拓,擴大漢家江山,拓展生存空間。

這是隱藏起來的目的,徐景昌也沒必要跟所有人挑明,或許幾百年後,在教材上會寫上一筆,說是定國公當初的決定,幫助漢家開疆拓土,功勞彌天……沒準還會變成一道考題呢!

一想到這裡,徐景昌心情大好。

很快兵部拿出了方略,戶部這邊也有了移民計劃。

禮部也把哈烈國的情況遞了上來。

朱棣看到了這些公文,突然一伸手,推到了旁邊。

“徐景昌,明明哈烈汗王有心通貢貿易,和大明交好,伱為什麼一定要對哈烈用兵?”

徐景昌笑道:“陛下,臣只是建議,要不要用兵,還要陛下聖斷……臣可是沒有篡改國書,胡言亂語啊!”

朱棣忍不住哼道:“巧言令色,朕算是看透了,誰坐在你這個位置上,都不可靠……罷了,朕現在問你,按照各部的上奏,你讓朕怎麼對哈烈用兵?”

徐景昌從容道:“那陛下怎麼計劃的?”

朱棣道:“哈烈老汗王號稱百萬大軍東征,朕就算有把握以少勝多,也要準備三十萬人,不然豈不是小覷了天下英雄?還有,要防備瓦剌出兵,也斷然少不了人,準備五十萬兵馬,如何?”

不如何!

徐景昌立刻搖頭了,這麼打仗,非把大明朝弄得山窮水盡不可。

“陛下,眼下西北之地,無論如何也承受不了這麼多的兵馬。大明更是不行。更何況哈烈從根本上無心攻擊大明,陛下又何必勞師遠征?”

朱棣二話不說,抓起翻譯的內容,拍在了徐景昌的面前。

說哈烈國自認蒙古正統的是你,現在說他們無意攻擊大明的也是你。

“徐景昌,你這一張好嘴,,正話反話,都讓你說了,你讓朕說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