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爹,根本招架不住。

什麼都拿到了武英殿議論,那根本就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所以朱棣不得不悄然放手,在武英殿議事之前,先在通政司,進行一個通氣會,主要朝臣確定重點,歸納方略,然後去君前商討,最後裁決拿出最終結論……

沒錯,徐景昌又把權力拿了回來。

說是事先通氣,但是以徐景昌的強大掌控能力,完全可以主導會議,提前確定武英殿議事的調子。

“蹇天官,夏尚書,還有諸位同僚……我費盡心思,說動陛下同意出售二王的產業,可不是給大傢伙一個吃大戶的機會,更不是把這些龐大的產業,瓜分了之……而是因為掌握在二王手裡,別人根本邁入其中的門檻都沒有。賺錢太容易,也讓人不思進取,只是靠著權柄,維持利潤。”

“而正常的商業競爭,必須是技術的比拼,價格的較量……畢竟願意為了信仰花錢的人數量有限。如果靠著朝廷特殊,然後大發利市,那就把絲綢弄成了鹽鐵,不是大明之福。”

徐景昌侃侃而談,“接下來會分別出售,到了市面上,價高者得。拿到了產業的商人,也不能坐享其成,必須拿出真正的本事,要管得更好,織出更好的絲綢,如果做不到,買到手的產業,也會經營不下去,甚至會被其他人兼併。”

“假如若干年後,有更厲害的商賈,一統整個紡織行業,也不是不可能。”

“有同僚或許會疑問,現在是漢王壟斷,換成別人壟斷,這不是揹著抱著一樣重嗎?其實這裡面是完全不同的。漢王是得到了朝廷付出,佔了先機。而接下來要想一統紡織行業,就必須靠著真本事,靠著技術、管理,靠著商業手段,才能成功。在這個過程中,咱們大明的紡織行業就會得到長足進步,相關的行業,也會飛速發展。有關工商業的長期規劃,我已經發給諸公了,大傢伙還有什麼疑問?”

徐景昌說完,朝臣這邊,面面相覷,徐景昌講得這些道理,他們未必都明白,但是一個現實,漢王的產業確實拆分了,那些商賈也能得到好處,至於能不能經營好,那是下一步的事情,先分了再說。

而能聽懂徐景昌意思的夏原吉等人,也早就研究過了,覺得可行。

“定國公思慮周全,接下來戶部會先接管錢莊生意,然後由錢莊操持出售,可以安排漢王的人監督,確保價錢合適,大家都不吃虧。”夏原吉笑呵呵道:“定國公覺得戶部的方案如何?”

徐景昌笑道:“看起來也算嚴謹,但是我要提醒夏尚書一句,此事不光漢王盯著,陛下盯著,就連皇后娘娘也在看著,如果真的有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夏原吉就是一怔,徐皇后插手了,就憑這一條,就要把價錢提上兩成才行,那些摩拳擦掌的,必須少吃一口了。

沉吟片刻,夏原吉笑道:“請定國公放心,戶部這邊定會竭盡全力。”

徐景昌也不多言,反正他捏著錦衣衛,如果查到了疏漏,那就有樂子看了。

“這是對內的事情,接下來還有對外的部分……眼下縱觀各方,大明的外部情況如何,能不能順利給明年一個交代?”

這時候方賓就說道:“定國公,眼下針對倭國的戰事已經佈局差不多了,總體問題應該不大。除此之外,其他各方還都算太平無事……對了,還有哈烈國新國主遞上來了國書,願意和大明友好通商,不知道定國公可知道了訊息?”

徐景昌怔了下,這時候黃觀道:“確實,禮部也收到了訊息,這個哈烈國的老汗帖木兒據說要東征大明,結果還沒到大明,就自己先死了。然後他的兒子一改父親的做法,向大明示好,希望通商貿易。由於兩國之間還夾雜著瓦剌,禮部還在核實情況。”

徐景昌又問了兩句,也就明白過來,這個哈烈國,多半就是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