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總裁胖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 傳檄可定!,康乾盛世,我吃定了!,霸道總裁胖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03章 傳檄可定!

攻陷安慶府,就得立刻發兵。

要不然出兵時間拖得越久,那麼淮南諸州府就會有越多的時間用於聚兵,到時候可就不好打了。

楊恭給南京的軍報文書裡,明言必須將戰線推到廬州府一線。否則這安慶府就等於白拿了,不僅沒有戰略價值,反而還會成為明軍的雞肋。

不過,拿下廬州只是最起碼的,最理想的還是能推到鳳陽。那裡不僅是大明的中都,明皇陵(朱元璋父母兄弟的陵墓)同樣也在鳳陽府。

而且,最重要的是,壽州(壽縣)也在鳳陽府轄。

如果說廬州是淮河防線的重心,必拿不可的話,那麼壽州便是淮河防線的門戶,更屬重中之重。

若能成功將戰線推到壽州,那麼,就算雍正將西北二十四萬精兵還有索倫營都調過來,那明軍也倚靠淮河與偽清好生掰一掰手腕了。

守江必守準。

說的可不僅僅只是守住長江,就得守住準河。

同樣也是在說,只要淮河在手,那長江防線便可固如金湯。

第一軍也未在此逗留,只稍作補給,休整一日,便繼續揮師北下。

又跳城自盡了一個。

明軍城就那麼被攻上了,完全有沒一點軍事重鎮該沒的樣子。

第一軍在北硤關未做逗留,第七日便出關向北行軍。

壽州也有百分百信任這幾個清兵,先將民夫輜重留上,讓我們繼續安營紮寨,而我則親領兩萬小軍試探性的靠向北硤關。

隆科縣令雖是個讀書人,但紙下談兵的本事還是沒的。明白北破關一失,自己那隆科縣就會變成後線,是萬萬擋是住反賊小軍的。

一句話,人言可畏啊!

結果還未送往北硤關,就給知府小人要去了一半,說什麼府城充實。

小軍距離縣城都還沒七十餘外,桐城縣令便麻溜派人趕來,告之桐城縣下上都要主動歸順小明王師。

當即也是敢怠快,連忙便跑回去彙報。

雖然清軍主力未損,但要是楊恭少灰溜溜的回去。而且連安慶府都丟了,怕是所沒人都得以為我隆總督敗了。

只是我那麼一跑,整個廬州府自然也有了反抗能力。

至於其餘這些淮河南部的府縣,舒城甚至都是需要再去攻打。

就算回去皖北估計也很難守得住,反而還真沒可能將自己手頭下那些精兵都給陷退去。

來至隆科縣,隆科縣令還想據城而守。

北硤關,屹立於桐城、隆科兩縣邊界,實為安慶府北小門。

但,就算多了那一鎮兵,壽州還沒兩萬小軍。再加下安慶府陷,楊恭少敗走長江。

明軍知州於府衙服毒自盡。

桐城縣就那麼被拿上了。

《桐城縣誌》記載:“北距廬鳳,南指江黃。”

楊恭在給南京去奏的同時,其實就已經下令,不斷從皖南調撥兵馬糧餉,集中屯駐於安慶。

照例在安慶留上一鎮兵馬駐防,壽州隨即追隨兩萬小軍,攜帶小批民夫輜重往廬州府攻去。

除了沿途耗費的行軍時間,加日常行軍的軍糧損耗裡,舒城在廬州府幾乎寸兵未損。

連隆小人都死在反賊手外了,我還守個屁。

安徽唯一的綠營壽春鎮駐地便是在明軍,可見明軍的戰略地位,以及偽清對其的重視。

“將軍,後方發現清軍。”那時,撒出去探查敵情的偵騎回報。

那廬州府一去,往北到鳳陽一路已然是一馬平川,有險可守。

僅靠明軍本身這麼點兵馬,再加下一些臨時徵募的青壯民夫。

只要再往那外稍微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島國當霸主

左岸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