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八章 人才,明末大軍閥,東仙軒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期的徵辟制,先以政令的方式,將一些自己能夠知道,現在還在世的人才召集起來,安排到朝中各部去效力。

此時王芸禾擔憂的說道:“夫君此舉註定會引起朝中很多人的反對與不滿,甚至陛下也會反對的。”

劉衍點了點頭,如果因為徵召人才而引起朝中的震盪,這對於新政和軍改的推進,將會是非常嚴重的阻力。

“那此事我還是再想一想吧。”

王芸禾笑著說道:“夫君是不是將山東各地,以及北直隸各地正在籌建的新式學校給忘了?”

劉衍頓時眼前一亮,大笑了起來,說道:“夫人真是我的智多星啊!”

一旁

的尚善、若水見狀紛紛掩面而笑,王芸禾也說道:“你啊,就是會夸人,一點實際的都沒有。”

次日,劉衍一大清早就來到了內閣官署,此時十三尚書已經全部到了這邊,準備參加每日例行的“小朝議”,眾人商議確定的政策和大事,便會報送到崇禎帝面前,然後再由崇禎帝硃批。

“今日只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人才,本公決定面向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徵召人才,技術、農事、百工、史學、天文地理,只要是有過人之處者,都可以前往當地道、府、縣衙門報名,由官府支付路費,或者是派人護送,前來京城!”

眾人聞言都是大吃一驚,吏部尚書王炆鎮擔憂的說道:“閣老的意思是,這些人只要到了北京城,透過了朝廷的選拔、考核,就能入朝為官,而不需要考取科舉功名了?此事恐怕阻力會非常大,閣老是不是再三思一下?”

劉衍笑著說道:“本公可沒說讓他麼入朝為官,而是要將經過考核、選拔的各種人才,全部安排到北直隸、山東各府的新式學校中任教,向眾多學生傳授自己的一技之長,讓我大明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盛舉!”

另外劉衍還有一個打算,那就是鼓勵到時候徵召的人才出書立說,如此可以讓許多原本泯滅於歷史中的技術,能夠真正的傳承下去,這也是大明帝國實力的一個體現。

眾人聞言便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

,無非就是花費一些錢糧,然後就有極大的可能收穫大量的各類人才。

只有財政部尚書嶽明笑著說道:“凡是大才,都免不了心高氣傲,也不一定會聽從朝廷的號召,看來就要在錢糧和名利上做文章了。”

劉衍說道:“說的沒錯!除了給眾人發放路費之外,只要被朝廷聘用為新式學校的先生,每月的俸祿和待遇,可以比照文官正三品發放,另外可以出門見官不拜,擁有等同於秀才的地位!”

眾人倒吸了一口氣,劉衍的力度可是夠大的。

隨即劉衍便與眾人商議了一下具體的細節,另外劉衍還拿出了一份名單,對王炆鎮說道:“此事以吏部為主,這份名單上的人,必須全部到京參加選拔!”

王炆鎮急忙接過名單,上面記載了十幾位人才,排在第一位的,便是聞名明末的科技奇才宋應星,他編寫的《天工開物》總結了大明帝國兩百多年手工業和農業的諸多先進技術,甚至許多技術到了後世鴉片戰爭的時候,滿清都沒有掌握。

這本《天工開物》也被稱為“中國十七世紀工藝百科全書”,即便是到了後世近代,也被西方各國爭相翻譯,

萬曆四十三年宋應星與兄應升赴省城南昌,參加乙卯科鄉試。在一萬多名考生中,二十九歲的宋應星考取全省第三名舉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諸生中只有他們兄弟中舉,故稱\"奉新二宋\"。

鄉試的成功

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當年秋他們便前往京師應次年丙辰科會試,但卻名落孫山。他們決定下次再試,為了作好應試準備,宋應升、宋應星等人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書院進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唐

東仙軒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