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建堡,明末大軍閥,東仙軒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戶人家居住了,到時候建堡的時候將房屋修建得多一些、密一些就好,完全可以容納下現有的所有軍戶。

隨後在正西面的中軸線盡端,匠戶們還第一時間劃出一座廟宇的位置,夏河寨前千戶所當地軍民一般稱這個位置的廟為“正王廟”。然後街的交叉處又劃出一塊地方,未來將在這裡興建“馬王廟”,一個高高的戲臺也將建在這裡,戲臺對面還將興建“老爺廟”,此外在城的南端也將興建一個“娘娘廟”。

除此外,在屯堡的東面地方,還要留出幾塊地修建未來彰表軍功的廟祠,如旗壽廟、顯忠祠、褒忠祠等,這些也都是此時衛所屯堡的慣例。另外各條街的主街街心上,還將留出地方興建各樣市坊與牌坊。

這種規劃都是當時大明各地軍堡、民堡的常規佈局,劉衍自然不可能擅改,他也改不來,老實說劉衍後世就對建築一竅不通。

而對於這些匠戶們第一時間劃出各色廟宇的修建地方,劉衍也表示理解,畢竟這些廟宇都是此時軍戶們的精神食糧。這個世界娛樂貧乏,普通的百姓、軍戶除了拜廟看戲,還能有什麼娛樂?當然那些達官貴人、皇族士紳不算,那些大人物自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不過卻與劉衍和眾軍戶們無關。

大盤堡的大體格局就是如此,下面一眾工匠便動手開工了。劉衍一聲令下,所有的大盤堡居民,除了孩童,以及需要在屯軍上勞作的青壯、壯婦之外,剩下的所有的墩軍、男女一齊上陣,所有人都必需勤奮建設自己的家園。

一時間,大盤堡的軍戶們,無論男女,都是拿著鋤頭,挑著簸箕、籮筐,只是到大盤堡的周邊去奮力挖土挑土。連孩童們都是懂事的在旁幫忙。

不過修建堡牆與營房可以用黃土夯就,就地取土便可以了,這也不需要什麼料錢,只需費些吃食勞力便可,但是有些錢則是不能避免的。

比如屯堡內宅院的地基與堡牆地基都需要石料,而且這些石料還要求石質堅硬、不易風化,以青石最好。特別是砌築堡牆的地基,均需基深五尺、寬一丈四尺,一圈堡牆地基下來,石料用量甚大。

還有打井,這是建堡第一要務,百十戶人家不可能只用一眼水井生活,一個小堡至少需要三口井水,夏河寨前千戶所州各地地下水源算是豐富,所以打井一般到十幾、二十餘丈就可出水,且水質大多清洌甘甜。劉衍聽聞山西、陝西一些地方需要打井深達三四十丈,甚至五六十丈才可以見水,相比之下自己能夠在這邊過活,已經是萬幸了。

不過就算打井只深到十幾、二十餘丈,為免塌陷,也同樣需要用磚石修砌,這樣深井的石料用量也是不少。之前墩內打的那口水井便是例子,所用的石料如果用在建房上,至少可以建造兩間房屋都不止。

大盤堡周邊土地空曠,無處可以採石,只能到夏河寨前千戶所周邊的山上去採。

那裡的石場離大盤堡路遠,開採、運輸花費想必都很大,而且除了石料,各處營房倉庫的屋樑修建同樣需要木料,這也是一筆很大的花費。

劉衍思索一番之後,還是抽調了二十幾個男丁,其中有些人還是從軍屯上調回來的。為了彌補軍屯的勞力,劉衍只好讓一些年老男丁,或是半大的孩子過去屯軍勞作。

而後劉衍便讓汪博統領著這二十幾個男丁,到夏河寨前千戶所的山上去採石,為了方便運石,他還派人去王家莊僱傭了幾輛的騾馬牛車。

臨行前,劉衍要求汪博儘量採出一些石料用於供應營房地基與打井所需石料,至於街道的鋪就與外面的堡牆地基,以後慢慢說吧,畢竟現在人力和財力都有限,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一時間,劉衍又去了王家莊一趟,請求管隊官王炆鎮支援自己一些木料,王炆鎮言道無嘗支援很有難處,不過他手上正好有一批空閒的木料,可以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唐

東仙軒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