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八章 燒製玻璃,明末大軍閥,東仙軒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三月中旬,經過數百工匠日以繼夜的修築,劉衍的玻璃工坊終於建好了。
同時在史四升和兩個兒子的指揮下,工匠們在玻璃工坊裡造好了二十個坩堝——都是史四升找專門的坩堝工匠用最好的瓷土燒的。玻璃窯點火後,坩堝在窯裡燒了兩天,燒得白熱,史四升才確定可以把原材料放進坩堝裡燒製了。
劉衍聽到訊息,便高興的來到靈山衛城外面的玻璃工坊,準備在這裡指導燒製第一爐玻璃。也是為了進行前期的試驗,劉衍讓史四升帶著工匠們在不同的坩堝裡,放置略有不同的原材料:有的坩堝裡只有純鹼、石灰石和石英,有的坩堝裡這三種主要原材料配比不同,有的坩堝里加上一點硼砂,有的加上一點長石。
在劉衍的記憶裡,燒製玻璃無外乎就是這幾種原料,但是具體哪一種燒製出來的效果最好,劉衍心中並沒有判斷,必須要經過實地的試驗,才能看出哪種配方最後產的玻璃最好。
也多虧有了史四升一家的指點,劉衍才知道哪裡買得到硼砂、長石之類的配料,派部下分頭去採買,很快便買齊了所有需要的原料。
接下來便是實地燒製了,劉衍帶著宋灌、史四升等一眾工匠圍在玻璃窯旁邊,由一些工匠和學徒在前面實操。不過雖然現在人手和原料都已經齊備了,但是說起來燒製玻璃還是挺麻煩的:
首先要用質地非常純淨
的砂礫作為最基本的原料,燒熱融化之後經過幾道工序製成玻璃溶液,然後要在燒熱的玻璃溶液中,要加入硝石去色,這是因為玻璃含有微量的鐵元素所以呈綠色,其中尤以二價鐵為綠,三價鐵則不是顯著的綠色。
劉衍指揮眾人加入硝石後,硝石將二價鐵氧化為三價鐵,玻璃就顯得無色透明瞭。
不但如此,玻璃燒製好後還需要澄清,就是要在玻璃熱液中加入澄清劑,比如食鹽。
澄清劑遇熱揮發會形成大氣泡,這些大氣泡上升過程中帶出小氣泡,能讓玻璃中的氣泡減少,因此澄清。
劉衍的爐子設計得很成功,再加上史四升帶著一眾工匠很是得力,因此燒了一天就把六鍋原材料全部燒成了玻璃熱液。
這些玻璃液分別進入退火通道退火後,劉衍便親自檢查玻璃試驗品的成色,發現第三個坩堝里加了硼砂的玻璃的透明度是最好的,算是找出了最優的玻璃配方。
第二爐玻璃劉衍又微調第一爐找出的最優配方,直到找到較為完美的配方,這才作罷,開始製作成品。這期間用了足足一整天的時間,外面寒風肆虐,可是工坊內卻是熱火朝天,劉衍都隱隱有了中暑的暈眩感,不得不中途帶著眾人出去“吹風”透氣。
在燒製第三爐玻璃的時候,劉衍便將提前製作好的模壓器搬了出來。
這所謂的模壓器,其實就是燒製瓷器時候,用來燒製瓷器
大平盤使用的,劉衍直接拿過來稍稍改裝了一下,將壓力減小,變成了製作玻璃製品的器械。
而且劉衍是用熟鐵製造模壓器,模壓器上再抹上一層用桐油調和的木炭粉末,防止鑄模和玻璃黏合。一個坩堝的玻璃液倒入退火通道並且降溫之後,將一些玻璃液被倒入鑄模,工匠們壓下鑄模壓具,迫使玻璃液體在模壓器中成型。待模壓器中的玻璃冷卻後,一個圓形玻璃杯就做出來了。
透明的玻璃杯做出來,放在桌子上十分美觀,散發著本不該屬於這個時代的光澤。
宋灌、史四升等人看了大呼神奇,興奮地跟在劉衍後面左看右看,不少工匠都激動得熱淚盈眶,玻璃技術在這個時代可是堪比真金白銀的,他們能夠參與其中,就相當於後半生的富裕生活有了依靠。
“大人,做成了!咱們做成了!”
此時包括宋灌和史四升在內,周圍所有人都是滿臉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