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三章 蝗災,明末大軍閥,東仙軒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百姓也彰顯了強大的智慧,從生產中汲取經驗。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一個人就是科學家徐光啟。徐光啟精通農學,編撰的《農政全書》和《除蝗疏》中記載了大量抵抗蝗蟲的方法。
後世在治理蝗災中使用的一些方法便是汲取古代勞動人民的經驗。比如說透過挖溝渠來消滅蝗蟲,一般是在田地裡用布或者木板,當蝗蟲掉到溝裡時,趕緊上去掩埋或撲殺。這在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中就有記載:“蝻子跳躍行動,便須開溝捕打,其法視蝻到處,預掘長溝,深廣各二尺,溝中相距
丈許即作一坑,以便掩埋。”
還有天敵防治法,《除蝗記》中這樣記載:“(蝗)未解飛,鴨能食之,鴨群數百入稻畦中,蝗頃刻盡,亦江南捕蝗一法也。”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鴨子軍”,這一點在後世仍然沿用。
但是用鴨子來抵禦蝗蟲只能應用於區域性的蝗災,同時在對已經成聚飛狀的蝗蟲群效果甚微。但這種方法既也有利於提升農民收入,對於古代許多老百姓來說可謂是一舉兩得。
而且徐光啟第一次系統地提出要從根源上治理蝗蟲,徹底消滅蝗蟲滋生的舒適環境,他在《除蝗疏》中寫道:“故涸澤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圖之此其地矣。”其中的“涸澤”就是因為乾旱少雨而乾涸的湖泊。
同時,大明百姓還了解到了蝗蟲的趨光性。在晚上的時候張網進行捕捉。一些地方官還給出了重賞,一斤蝗蟲甚至能換到一斤米、一斤麵粉。
儘管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蝗災的搏鬥中想出了各種辦法,可無奈到了明末時期,各地的生產力水平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大明南北的局勢也愈發糜爛,在大規模蝗災面前,任何辦法都無法推行下去,各地百姓看著滿天的蝗蟲,也只能徒呼奈何,眼睜睜的看著辛勤耕作的土地驟然變得草木皆盡,百姓的心也驟然像土地一樣荒涼,隨後便在各地賊寇的裹挾之下,走上暴力反抗朝廷的道路。
劉
衍說道:“眼下咱們王家莊的人口雖然已經很多了,但是我認為卻依然不夠,還要繼續招募災民,這件事情我會通知各處火路墩和屯堡:凡是途徑路過的災民,便要儘可能的賑濟一番,然後就地轉為軍戶,以充實各處的人口。”
對於招募流民的事情,譚曉大和徐樂自然沒有意見,趙民和嶽明卻幾乎同時站了起來。
趙民正色說道:“大人心繫百姓,屬下佩服之至,請大人受屬下一拜!”
說完,趙民竟直接跪拜在地,劉衍急忙上前將趙民扶了起來,正要說話,一旁的嶽明卻說道:“大人,屬下以為招募災民之事不妥。”
“哦?”
劉衍先攔住正要開口反駁的趙民,然後笑著說道:“此事有何不妥?”
“屬下以為,大人此事的不妥之處有二。”
“請講。”
“其一:大人只是王家莊百戶所的管隊官,要是放在北方邊境上,大人治下的人口也不過上千,兵力也不過過百而已。可是如今大人治下的人口、兵力有多少?”
“現在王家莊的人口本來就多,而且夏河寨前千戶所的防守章大人又要倚重大人的武力,所以對於大人擴兵之事不予理睬,可是別的上官怎麼看此事?”
嶽明擔憂的說著:“大人,眼下雖然天下動盪,可是朝廷畢竟是朝廷,自有法度在的,屬下擔心大人大肆招募人口、擴兵兵馬的事情被人揪住不放,是要出大事的!”
“
其二:招募災民的事情一旦開始,這次蝗災過去之前,一定會有很多災民陸續趕來,到時候安置他們就需要開墾大量的荒地,需要購置農具、耕牛、種子,需要在各處火路墩、屯堡修築房屋,需要購買口糧、禦寒衣物等等,這些需要花費多少錢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