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四章 鑄炮(二),明末大軍閥,東仙軒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過多久,崔明源、錢樰、譚曉大和那二十名工匠便全都想通了,畢竟眾人都是高技術的,正所謂觸類旁通,一點就透,此時眾人對劉衍提出的鐵模鑄炮工藝的整個過程有了大概的想法。

這下,眾人對劉衍更加推崇不已,那些工匠看向劉衍的眼神就好像是看到了祖師爺一般崇敬。要知道雖然只是將鑄模的材質從泥土便為鑄鐵,可是這裡面的技術意義卻不一樣,可以說是跨越式的變革!

就連崔明源也像是喝醉了一般,笑得雙眼都眯成了一條縫,自己剛到夏河寨前千戶所,竟然就學到了如此重要的一門技術,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

這時,劉衍又給崔明源、譚曉大以及眾工匠詳細解釋道:“這個鐵模鑄炮的方法說起來並不難,可是做起來卻並不容易。首先,要按照所鑄火炮的大小,分五節做出泥模;然後按照泥模節數分制鐵模模型,每節泥模分成兩瓣,用車板旋制內面,使表面光潔形狀規整,然後烘乾備用;泥模內放入預製的把手,澆鑄時和鐵模鑄成一體。”

“用泥模翻鑄鐵模之時,先將炮口那一節倒置在泥質平板上,用泥填充其中一瓣,烘乾後,蓋上泥質平板,將型箍緊,澆注後便得到了第一節鐵模的一瓣。然後出去填充的泥巴,又可以如法炮製,得到另一半的鐵模。這樣一節一節的澆注,皆可以鑄造成層層切合的整

套鐵模了。”

劉衍的這段解釋,讓崔明源、譚曉大和那二十名工匠頓感情形,就好像直接看到了整個製造過程一般清晰。

眾人對劉衍的辦法直接驚為天人,看向他的目光除了原本的崇敬和尊重,又加上了敬畏和一絲絲的崇拜。

就連小旗官錢樰也是一臉的震驚,心中暗道:“這下我總算相信,炮隊一定會壯大的,防守大人所言都是真的!”

其實這個辦法並不是劉衍自創的,在後世滿清末年鴉~片戰爭期間,這個辦法便已經產生了。

當時滿清使用的火炮已經多年沒製造新的火炮了,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區很多炮臺的火炮都是幾十年前乃至更早康熙、明末時期鑄造的,陳舊不堪用。

因此在戰爭開打後,滿清統治者才發現大炮缺乏,而北方用於拱衛京師的炮又不敢輕易南下,所以就命令下面的官員加快製造大炮,而泥模製造大炮的週期又太長了,戰事緊迫等不及,所以當時就有能人想到了金屬模製造工具和農具速度快的特點。

於是乎滿清便開始經過一系列改進措施,將這個辦法用來鑄造大炮。

顯然鐵模鑄造大炮不僅具有鑄造週期短的優點,而且還具備重複利用的優點。這樣不僅減少製造週期而且還能使得大炮尺寸一致,實現標準化生產,其工藝還可以減少出現蜂窩等缺陷的可能性。

不過可惜的是,這個新的鑄炮方法出來沒多久,

滿清就投降了,甚至還沒來得及鑄造幾門大炮。

劉衍想著這些歷史資料的時候,譚曉大、崔明源等人也陸續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於是劉衍又接著說道:“你們按照我說的辦法鑄造火炮,記住在鐵模鑄造好之後先試造幾門火炮,如果方法沒有問題的話,便立即開始批次鑄造火炮,現在咱們缺的就是時間!”

崔明源和那二十名工匠此時已經是顧不上說話,都在奮筆疾書,用炭筆記錄著劉衍所說的點點滴滴。

而後,劉衍又是說道:“還有一點你們要牢記於心,鑄造火炮也和打造鳥銃一樣,必須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上的尺寸來,決不能有任何差錯!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標準化,才能鑄造出精良的火炮。另外,火器督造處生產的每一門火炮都要嚴格記錄鑄造工匠的姓名,刻寫在炮身上,一旦火炮出現質量問題,便可以追查責任人!”

對於兵備的質量,劉衍一直都是十分苛求的,所以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唐

東仙軒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