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三章 賈子安議海貿事 但將前明論今時,紅樓士,王邥,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外圍清理起麻煩事。
作為皇帝信任大臣,林如海又豈會不知道乾清宮是為了什麼?
那林如海如此所問,自不是為了讓他分析問題,而是為了解決問題!
而問題的核心,在他看去,重點還是在於“規範”二字。
乾清宮的決心和決策下,做到“規範”,利益之重新分配,雖有很長的路走,但如果能實現,這不僅是於皇家,朝堂,百姓的重大有利之舉,還能形成對外貿易的擴大,及念想的“造艦”之策。
在前幾次同林如海面見裡,其已表現出於一些問題的“超前獨特”觀點,這恰恰於昌元帝有心實行的變革,起到點醒之用。
眸光於堂舍對面掛著的“大順地圖”掃了眼,迎著林如海的目光,賈崢道:“世叔所言,晚輩認為有句話說得好‘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堵不如疏”乃是出自《國語·周語下》,言於大禹治水事,但放在沿海走私上,就令人浮想聯翩了!
林如海撫須思慮間,賈崢眸子於手邊紅木傢俱略一頓,繼續道:“治海貿走私事,在晚輩看來,即如同治水。
晚輩讀《明史》,知明初之世,明天子行朝貢體系,而由貿易之行。實在此之前,已有市舶提舉司行做負責,亦如我朝!
後因倭寇之亂,一度海禁,後才回歸朝貢之舉,即律:非入貢不許其互市。
但明廷如此所行,且是進一步增大沿海走私力度……”
這些明朝海貿事,林如海也有研究,畢竟明亡不過一百多年,其中有不少經驗,是可以作為借鑑的。
“嘉靖皇帝時,前有明臣夏言等人上書言事,行全面海禁,同樣是因倭寇之患,至嘉靖帝末年,於胡宗憲、戚繼光等奏言,復以開海。
至此時,於利益驅動下,私人海貿發展迅速,朝廷即便有所開放,但限制之多,官吏又自行抽稅,海商苦不堪言……”
大順當前的情況,明面上開放海貿,但同明末一樣,沒有規範性章程,基層官吏職權過大,導致正規渠道的“互市”利益減少,一些從明朝延續至今私人海貿世家,暗地裡牢牢把控。
“我朝初期,太宗皇帝,單設廣州而為通商口岸。太上皇朝,則有廣州、寧波兩地,於晚輩看來,不足且不規範!”
感謝書友夜裡看小說123的月票!
感謝書友們的推薦票!
感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