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費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章 陰間事,細說紅塵,真費事,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修討教仙道?可眼前這人分明就是仙道中人,甚至都無法窺探其虛實。

莫不是我聽岔了,是探討仙道?這麼一想好像就沒問題了,山神勾連地脈牽動山勢,在天地自然之道方面確實與仙修能聊上話題。

易書元不知道城隍心裡的複雜想法,簡要說了前因之後就繼續講後果。

“酒水見底,黃公離去,而易某不勝酒力,已經醉了,便於山崗上小寐,只是驚蟄一至,雷鳴聲起,那溪中娃娃卻因我歸還的石硯而招來霹靂,殞命天雷之下......”

易書元也不是有什麼說什麼,至少自身渡劫的事情他隱瞞了下來,著重講了娃娃的事,但他渡劫這件事可以不說,渡劫中的感受卻能講。

所以為求讓鬼神信服,一些劫中所感易書元也講了不少,只是將之轉嫁到娃娃身上,成了娃娃遭劫而易書元憑藉自身感知感受到了一部分恐怖過程。

但即便如此,隨著易書元說出的種種細節,元江縣陰司內一眾鬼神如坐針氈,僅僅是聽到易書元的一些敘述,就恍若心中雷毫捲動悸動難安!

就算易書元根本不可能將一整夜驚蟄劫數講出來,但當他終於說到和山神一起發現娃娃身死之後,一眾鬼神竟有一種緩過一口氣來的感覺,彷彿在心中都經歷了一次小小的劫難。

“只可惜,我將充當了一段時間硯臺的山石還給娃娃,反倒害了娃娃性命,只剩一縷精氣同山石結合......”

易書元既然是求人,自然將娃娃那部分事情講得儘量詳細,務必不造成什麼資訊缺漏,也闡明瞭其還有一絲元氣儲存在山石之中。

“我與黃公討論之後,認為若藉助天道輪迴之力,娃娃尚有一線生機,只是此事還需請教幽冥之神,或許少不得還得有幽冥大神相助!”

這裡易書元也沒直說是黃宏川的意思,更沒講黃宏川認為這裡的城隍可能不足以完成此事,只言是商議過後的決定,說完這些,易書元期待地看向向常青。

“城隍大人,可有指教?”

老城隍此刻心緒莫名,還在想著一塊硯臺上留了一絲墨,竟然招來滅頂之災,但易書元問了,只能壓下心中的思緒,斟酌著回答。

“我當了這麼多年的城隍,還從沒聽過讓一塊石頭去投胎的,只是照先生和黃公的說法,那山石本身不凡,又有墨韻保全智慧,那娃娃也確實不能說必死無疑......”

其實老城隍心裡是另一番話,一塊石頭去投胎,哪怕它有一絲精怪的元氣在裡頭,但它還是塊石頭啊,這玩意怎麼可能投胎成功?

只不過這件事是易書元提出來的,之前剛進城隍殿時的易書元,和現在的易書元,在一眾鬼神心中已又有不同,既然對方說有可能,便先絞盡腦汁去順著易書元的思路想。

“若真要行得此事,關鍵不在於我等法力是否高深,而是在於即便我等是幽冥之神,也只能助其過完黃泉路,但想要過忘川河就......”

老城隍眉頭緊鎖,話音到這裡暫且中斷。

易書元先是微微皺眉,然後又面露好奇,他對這裡陰間的事根本不瞭解,至多也就是聽一些傳說,此刻機會難得,便立刻問道。

“不知城隍大人可否講講這投胎的過程,比如黃泉路和你說的忘川河,難道陰司也左右不了?”

向常青這會是真的掩蓋不住詫異地看向易書元,此人連這個都不知道?但看易書元一臉認真,絕不像是故意來取笑人的。

一邊的陰陽司監察看向老城隍,見其面有驚色沒有說話,便接過問題回答道。

“易先生,常言道黃泉兩條路,一條走陰司,一條去往生,以凡人為例,新死者沿黃泉路來到各處陰司,可能是土地送來,也可能是被陰差帶來,等陰壽盡了,若有投胎資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細說紅塵

真費事

轉世仙帝:支教偏遠山區

38大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