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費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章 脫胎換骨,細說紅塵,真費事,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望著遠方的山頭,心中不由有些糾結。
——
易書元踏風前行,飛出了這一片山便緩緩落地,再次開始腳踏實地趕路。
一路上,灰勉比易書元還興奮。
“先生,您此前是在渡劫吧?”
“這是什麼劫?給我講講可好?”
“先生,那葫蘆怎麼樣了,是寶貝了嗎?”
“先生,您現在修為是什麼境界,可厲害了吧?”
灰勉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易書元有的回答,有的則是笑而不語。
按照《五行妙術》中的概括,如今的易書元乃是仙道真人,在仙道之中能有一席之地的。
而易書元自己總結的排序之中。
仙道第一步是感悟內外天地,明晰日月華光天地靈氣之動,能納元氣入體,鍛骨血精神。
仙道第二步則是鑄成仙基,孕育仙爐,顯化自身法力,得仙妙神髓。
第三步是累五行之氣。
這一步需觀仙錄習妙法,靠悟性,靠緣法,靠心性,逐漸領會五行之真意,達五行平衡,嘗試修真得真。
雖然易書元達到這一步的時間並不算太久,但他明白自己的特殊之處,所以認為這算是非常有難度的一步。
而第四步才是孕化五行,脫胎換骨,修成真人!
立春之劫也是應在了這一步上,還好易書元最終逢凶化吉,既過劫數又修成真人。
只不過脫胎換骨究竟是修成真人就會經歷的,還是因為度過了立春之劫才出現的呢?
這一點易書元也不太吃得準,所以和灰勉聊的時候也算是有些含糊其辭或者直接笑而不語。
以上種種都是易書元修行至今以來實踐出真章的結果,也符合道法自然之妙,更是他樂意和灰勉分享的。
灰勉聽得似懂非懂,但結論總歸是一個,先生就是厲害!
倒是那個酒葫蘆,暗合易書元內景丹爐,又和撫尺摺扇一樣,同他這主人一起度過了立春之劫。
如果此前的酒葫蘆只是因為煉酒臨時有些神妙的話,如今已經真正成了一件寶貝!
也算是易書元的意外之喜。
——
轉眼之間,易書元帶著灰勉已經穿越了整個秀州。
此刻易書元正走在一條官道上,道路上除了有一些行人,還不時有車馬經過,只是頻率不高。
兩邊有著一些參天大樹,是前朝人所栽,用來為曾經繁華的官道提供廕庇之所。
只不過沒想到後來前朝開鑿了運河,河運興起,使得這條道路的商貿輝煌也遠去了。
走著走著,道路前方就出現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文字,漆面已經脫落大半。
“茗州界。”
易書元喃喃唸了出來,沒有寫縣名就是說邊界那邊直屬州城。
當易書元路過界碑後沒多久,心神之間已經隱約有感,不由笑著對灰勉低語道。
“娃娃應該就投生在此地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