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費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章 鍛書與傳言,細說紅塵,真費事,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探究什麼龍脈不龍脈,但延山的靈氣確實較為充沛,再加上這隱蔽卻別有韻味的殘居小屋,讓他也有種仙道中人在山中修行的感覺。
筆墨紙硯被一一擺開在這邊的石頭上,灰勉則自告奮勇開始磨墨。之前製作摺扇時剩下的那些紙張被易書元拿出來大半。
灰勉一邊熟練地磨墨,一邊張望著易書元手中的紙張,即便是它也能感受到紙張上一陣陣特殊的靈韻。
“先生,就這麼點紙,就算做成書也不夠寫啊。”
易書元也正在思考著呢,聽到灰勉的話,不由喃喃著回答。
“仙道之中曾有一種書文,名曰“天籙”,只一策便能記述千般事物百般精彩,無道者見之如見白紙,有道者見之方能閱真容。”
雖然陰竹簡那種也很厲害,但那種是陰司判官的鬼斧神工,而且終究還是有限度的。
仙道自然有仙道的法子。
“那先生您知道怎麼做天籙書嘛?”易書元兩手一攤。
“不知道,但有思路。”
說著,易書元將一小疊紙張都拿在手中,以這些紙張的條件來說,成天籙書是肯定沒問題的。
這麼想著,易書元又拿出了摺扇展開。
其實這摺扇就已經有那幾分味道了,畫融入扇中,又能變化萬千,自然也能達到天籙書的效果,雖然肯定不是正統天籙書。
但易書元自覺也沒必要一定做出正統的天籙書來,只要自己能看得懂就行了。
念頭至此,易書元微微點了點頭,為自己的天才想法而感到自得,也將想法同灰勉說了一下。
灰勉放下墨條看看易書元,猶豫一下說道。
“先生,那您這書和天籙二字有什麼關係嗎?”
易書元陷入了沉思,他不是尷尬,而是真的陷入了思考,良久之後眉頭才重新舒展。
“正要論起來,所謂正統的天籙書,仙術雖妙,卻不過文字之變,合的是仙人所定之法......”
“若我的書做成則絕非如此,當化入變化之妙,以展文中之情,能入文亦能入情,合世事無常,也合天地之數.....所以真要擺開檯面來論述,我的才是真正的天籙書i
可以,易書元覺得自己這歪理無敵了,或者說也不能算歪理,因為當他心中有了這一份念頭之後,神思之間已經對接下來的一切都有了頭緒。
當一切思緒理通的時候,易書元心中又有所悟,不由感慨道。
“雖是玩笑話,但我口中之言印我心所想,透過此書能見世間種種,能見天地,見自己,見眾生,亦見紅塵.....”
一邊的灰勉則認真聽著,本來覺得先生在狡辯的,隨後逐漸露出深以為然的樣子,到聽完已經心有震撼。
先生不愧是先生!
隨後灰勉又很快回神,開口提醒一句。“先生,墨磨好了。”
“嗯。”
一切都是恰好的樣子,易書元也在此刻心思靜定,書中吟塵化為了筆,沾了墨就在紙張上落筆。
不過易書元並不是馬上記述此前發生的故事,而是更像在作畫。
長長一道墨痕沿著紙張邊緣畫圈,隨後又在每一張紙的左側邊緣繞著圈畫線,看得一邊的灰勉覺得新奇無比。
這過程之中,山中無窮靈氣彷彿被筆墨所牽引,不斷匯聚過來,融入了紙張和筆墨所畫的線中。
這份動靜不算小的,也難怪易書元要在無人也無正統山神的山中,若是在城裡,鐵定驚擾鬼神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是的,延山中或許有毛神,但並無統御一山的正神,上一任山神隕落飛昇之後,至今還無統御一山的正神。
等到將大部分紙張全都畫了一遍之後,易書元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