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費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5章 那還得了?,細說紅塵,真費事,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是在客廳聊天過程中,易阿寶也瞭解來來客的身份,那個誇讚過他的貴氣之人姓譚,據說是與京城譚氏沾親帶故。
那個身份明顯更高的老人自稱工無頁,是個久居家中難得出門的人,所以對此番出遊也格外珍惜。
至於章良喜和譚家後輩則和易阿寶一樣極少說話。
總之,來客身份都不簡單,也更印證了易阿寶的猜想,伯爺爺一個普通的說書人,如何能認識這麼多大人物呢,那個龍飛揚又是誰呢?
客廳中聊的也不只是易書元的一些事,更是偶爾涉及到一些天下事,乃至朝廷的政令,有些言語在易阿寶聽來甚至有些大逆不道,忍不住暗暗咋舌,至於插嘴說話就更不敢了。
實際上,除了譚元裳會插嘴說幾句外,更多的時候是那個老人和易書元在說。
廚房那邊忙得熱火朝天,香味已經漸漸飄了過來.
“唉,縱觀承興三十年,文治如何且不說,武功方面,還是有頗多遺憾啊”
皇帝感慨不已,易書元彷彿明白皇帝在說什麼,只是笑嘆一句。
“時也命也!”
雄心壯志整頓山河,例舉種種政令和軍改,除了鞏固國門,皇帝未嘗沒有北伐之志。
長風湖產糧平原消失大半,打亂的不只是皇帝心中的大計,也影響方方面面。
其後一口氣還沒緩過來,嶺東連番大災,朝廷可謂是舉國之力救援,其中艱辛可不只是楚航和李謙在嶺東救災時遇上的事那麼簡單。
正所謂牽一髮動全身,涉及全國民生,甚至也涉及邊關防務,那會也是大庸最危險的時刻,老都督鄒介在邊關嚴陣以待。
長風湖和嶺東的那一口氣很多年才緩過來,隨後又有諸多政務變數,慢慢治理慢慢整頓,漸漸理順一切.
但一眨眼,皇帝自己也老了,這些年愈發感覺精力不濟,身體也每況愈下。
“嘿,總有種感覺,還沒做多少事呢,時間就不多了”
皇帝說著自嘲一笑,這一句話近乎喃喃自語,易書元也笑了。
“這做得事可是不少咯!”
“不少了?”
皇帝抬頭看向易書元,後者收斂笑容,平靜但認真地看著皇帝,點了點頭道。
“不少了!”
這句話讓皇帝心中升起極大的欣慰感,於國祚,身在朝堂的朝臣說出這句話,並沒有一個真心為國暗中奔走多年的高人說出來分量重。
“哦對了,此前秋季進山狩獵,還獵得一頭異獸,我同先生說說這事吧.”
略去皇家陣仗那一部分,講清楚那個荒誕的夢和其後發生的事對於皇帝而言並不困難。
“先生看,這皮子做成了背心,還尤為保暖!”
皇帝說著拉了拉自己的衣領,露出內部的一點背心皮毛,見易書元笑了,他才繼續道。
“這世上吧,妖物之說一直就有,有時候我也會想,若真有續命神藥,可否再借我二十年呢?”
譚元裳佯裝不滿地說話了。
“您如今精神抖擻,年事也不高,二十年何須借啊?”
“對對對,譚公所言甚是,您就是太累了,多休息休息就好了!”
章良喜這會也忍不住這麼說著。
說到底,其實皇帝的年齡還不到六十歲,如今的皇親國戚,七八十歲甚至更高壽的大有人在,皇帝有更多的保障,理應活得更久。
易書元卻是微微搖頭,眼神餘光掃一眼在身邊一直若有所思的阿寶,臉上笑了笑,平靜地開口了。
“易某也算略懂奇門術術,說實話,居此位者,有此氣數,邪不侵藥亦不動也.”
這話對於在場中的一些人來說,或許半知半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