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費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1章 攜天勢以成爐,開天鼎而走丹,細說紅塵,真費事,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帝幾乎是同時出現南北兩端。
“四海龍族聽我號令,御水——”
“昂——”
真龍顯形統御四海,一聲龍吟之下,天水漫灌,來自四海的數百條龍紛紛出手,隨同真龍一起御水,讓剛才的水勢更盛幾分,也更穩幾分
“天界諸神聽我號令,控火——”
天帝法相恍若一個巨人,其後諸多神光之璀璨不遜於天火,無數神力浮現,遏制天劫火勢。
此天河之水升於萬道,需越盛餘越好。
此天劫之火落於九天,太過兇猛,則需要遏制!
龍族和天神只能佔到天下各道的一小部分,卻也是最關鍵的一部分。
此水火二者需要達到一個平衡,雖然很難很難,但並非不可能,而這個平衡點,和交融的那個一,便在易書元處。
此水火之中皆含無窮星辰之力,也是一個共融的基礎,寓歸一之意。
又有佛陀唸誦經文,讓這一片天地的氣數都歸於相對平穩。
無窮之水與漫天之火最終接觸.
“轟——”
那一瞬間,一切色彩與聲音都好似消失了。
直到好一會之後,所有人的感官才漸漸恢復,能看到水火之勢在最初的猛烈碰撞之後,環繞丹爐旋轉.
那天河深處的半空,水火恍若迴旋,最終歸於一處。
上方的天火消失了,下方的天河也漸漸平靜,半空之中一尊丹爐懸浮,其上七彩光芒忽明忽暗。
而一位仙人就在丹爐下方的天河水面上,仙人腳下彷彿有一個世界正在不斷收縮,漸漸成了一幅正在收攏的畫卷
易書元狠狠鬆了口氣,手持畫卷輕輕一抖,一百零八道神光頓時被他抖了出來,化作一百零八位神人出現在了天河邊。
而在易書元的另一隻手中則握著一把灰土,同時藏在袖中的手臂也近乎焦黑一片。
與這種天帝萬道共同合力而成爐的壯舉相比,易書元自己的霜降之劫倒是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只是舉爐而起又取土而出的這一瞬間,差點被燒死。
真是刺激!
不過呢,曾經已齊金、水、木三行,如今又得這灰土,而丹爐自孕爐火,算是齊了五行了。
當然,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這一刻,天河邊的世界就像是靜止了,所有視線都落向那丹爐和爐邊的仙人。
即便是天帝和龍君也不敢斷定是不是一切變數都已經過去了,只是將視線投向易書元。
也只有煉丹人才能把握仙丹成熟的時機。
當然,對於天帝而言,或許這一尊道器丹爐成了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在此前的劫中死裡逃生,此時也心若死灰,生不出爭丹的念頭。
北側半空中,太陰宮的寶船上,石生愣愣看著遠方。
“師父.”
身旁的杜小琳和太陰宮門人也看著這一幕。
天河邊,剛剛也助了一臂之力的齊仲斌收回天罡鐧,也是鬆了口氣,看著遠方的身影,心中默唸師號。
灰勉此刻的神軀也在天帝一側的神人那邊,臉上也露出笑容,就說先生肯定平安無恙的。
那一百零八位神人則還有那麼一點恍惚,不只是九年的經歷,也因為剛剛他們在山河社稷圖中也看到了那驚世駭俗的一幕,視線也同樣落到了那丹爐和仙人處。
順天娘娘身邊,一名女子也瞪大眼睛看著那個方向。
“真的是易先生.”
或許也是此時此刻,前來參加星羅法會的天地各道才第一次真正看清了那煉丹的仙道高人。
而易書元也是第一次真正看清星羅法會的盛況,這環顧周圍,也是嚇了他一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