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費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0章 各顯神通,細說紅塵,真費事,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彩,易書元也是用摺扇拍打手掌以表認可。
說書人此刻用手帕擦著汗,再手持摺扇遞向周圍人群。
不過看到這一幕,剛剛聽書的許多人都散去了,但給錢的人也還是有的,這會還留著的多半是要給點錢的,幾個銅子幾個銅子地往扇子上面放。
一人放錢,說書先生就會道一聲謝。
到了一個牽著孩童手的男子面前,男子從懷中摸出幾個當五大錢放到摺扇上,讓說書先生都覺得扇子微微一沉,帶著笑容對男子點頭致謝。
“多謝多謝!”
男子給完錢又將孩子抱起,卻聽孩童帶著天真地問了一句。
“爹爹,書中說的那個義士捕頭是你麼?”
當初在做那件事之前,鐘行溫自覺很可能是九死一生,根本不敢完全告知家人,回來之後早已辭去捕頭帶著妻兒去鄉下過日子。
最近《龍鱗變》的故事深入人心,也有鄉人在縣城聽過故事回去說,也傳到了鐘行溫耳中,今日帶著孩子進城趕集,倒是正巧陪碰上講這書的人。
故事是真的故事,但說書人講的其實不是原版《龍鱗變》,至少不是易書元的原版。
實際上易書元在這書中略有改動,比如海玉縣就是海濱一大縣,那縣令狗官則是以“關氏”或者“關大人”代稱。
鐘行溫和薛元也沒有全名,全書以薛道長和鍾捕頭代稱。
只不過顯然還是有不少有心人的,再加上當初京城那件事滿城百姓都議論,所以就有後來的一些說書先生把《龍鱗變》給“補正”了。
也就有了今日的版本。
聽到孩童的聲音,那說書先生心頭一驚,下意識看向面前抱著孩童的男子,卻見對方面容天庭飽滿稜角分明,平靜地眼神深處好似藏著風雨。
好似旁邊也有人聽到了孩童的聲音,這才有本地居民看著鐘行溫驚撥出聲。
“鍾捕頭?真的是您啊!”“哎哎,大傢伙快看,這就是鍾捕頭啊!”
“鍾捕頭,您怎麼就辭官離開了啊?”“鍾捕頭,得有快半年沒見您了,您現在在哪啊,日子可好啊?”
一聲聲問候傳來,本地百姓和來此的一些遊人也紛紛聚集過來,甚至將說書先生擠到一旁。
或許在鐘行溫當差的那些年,他在海玉縣百姓心中未必有多強存在感,但或許是最近聽多了《龍鱗變》,如今鍾捕頭這存在感忽然就強烈了起來。
鐘行溫皺起眉頭,多少有些尷尬,只得向著人群拱手之後抱著孩子匆匆離去。
那說書先生端著摺扇看著那邊抱著孩子離去的漢子,忍不住就多看了幾眼,心中受到了一些衝擊。
這還是他說書這麼久以來,第一次遇上“書中人”呢。
書中故事肯定有誇張的成分,但能如此精彩,至少也有幾分真吧?
說書先生一時出神沒有端平摺扇,扇子一傾斜,上頭的銅錢就紛紛欲要滑落,卻在此刻被一隻手托住了扇子一端。
等說書先生反應過來的時候,趕忙護住扇子的同時向著面前人致謝。
“哦,多謝多謝!”
只是當說書先生抬頭看清了面前人,又是不免呆住,這灰白長髮平靜面容,讓說書人回憶起了那時初聞《龍鱗變》的那一刻。
“您是.”
“書說得不錯!”
易書元點了點頭,往摺扇上放了幾個當五銅錢,然後轉身飄然離去,說書人反應過來想去追的時候卻發現已經瞧不見對方身影了。
距離太陽落山已經不遠了,碼頭上此刻也是繁忙起來,除了大船處,一艘艘漁船這會也都冒了出來,在小碼頭朝著岸上招呼客人。
“哎哎哎,各位客官,上大船可是得要五十文錢,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