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鼎為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章 大戰前奏曲,從新亮劍開始,鑄鼎為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衝不行了,鬼子坦克兵進入了進退二難的境地,剩下的坦克繼續衝鋒。到了薄木板處二聲炸響,煙霧還沒散去。一串機關炮彈就打了過去。鬼子坦克升起巨大的火焰,就剩下一個空殼子了。部隊衝上去消滅了剩餘的鬼子,對著坦克的缺口往裡射擊,鬼子全消滅了沒一個活口。

鬼子吃了虧,學機靈了沒了大的動作。戰士們以小組為單位往前上,日軍開火,我軍反擊,日軍開火,迫擊炮馬上給我消滅他們。每前進一二米,二軍計程車兵交錯的躺著。死亡和平方都只是了一個數字。

鬼子向後突圍,面對57師又被截擊。殘部拼死衝了出去。74軍的傷亡也很大,軍長的父親是後勤部長,彈藥和兵員還是按時補上了。這次74軍是立了大功殲敵近8000,王耀武升為副軍長,李天霞調為57師師長,57師師長調為51師師長,張靈甫升為51旅旅長。74軍部隊基本完整,蘭封之戰還有大仗要打。

74軍自淞滬以來經常參與大戰,最多時在長沙會戰編有四個師之多,現提前把57師編入戰鬥序列。

305團炮兵連正在校正射擊位置,一個炮兵上尉跑到張靈甫的身旁立正說:報告長官,我炮連4門76.2蘇式山炮,三門步炮平射炮等雜炮,校閱完畢、請求射擊。張靈甫命令:“射擊!!”隨後加上迫擊炮,十幾發炮彈呼嘯著射出去。和德國斯圖卡轟炸機一樣,迫擊炮出膛飛出的聲音給敵人一種壓迫感。聽著炮彈出膛,迫擊炮的聲音是張楚軍最喜歡的幾種聲音之一。這是一種美麗的音樂,暴力的樂感,有力量而又不傷耳朵。手槍的脆響、步槍果斷的短悶聲,輕機槍的急促,重機槍的沉悶。不要聞戰而悲而要聞戰而喜。

炮擊之後鬼子的前沿瞬間垮掉了大半,可以聽到炮彈仍在射,為了這次戰鬥,74軍這次可謂是下了血本,彈藥量準備十分充足。張楚軍,找到帶著部隊就要上了的張團長問道,“鍾麟兄不留預備隊嗎?”“這次是有我們51、57二個師,54師後續也要發起進攻,不衝猛一些撈不上鬼子。”“鍾麟兄你看這樣讓補備營更在後面,一是可以接應,二來主力部隊疲軟後我們還可以帶補備營繼續進攻。鬼子可是有一個主力聯隊和其他共七八千人。”“行吧,這樣更好。”

305團是個甲種團,開始進攻了,前面一個營後面二個營二千多戰兵。前面一營前二後一三個連,團長帶頭在前面。全團以滾桶式交替攻擊前進。補充後勤加起來一千多人,裝備換下來的中正式、漢陽造還有繳獲的日式步槍,由補充營長盧醒和張楚軍等跟在後面。

日軍大佐第二聯隊長,橫山靜夫他沒有預料到支那軍人居然有這麼多的火炮。鬼子的一線陣地全部被我方炮火摧毀了,橫山靜夫對手下副官說道:“命令炮兵進行反擊,一線士兵加入二線陣地阻止防禦,不能再退了。”

橫山靜夫已經來到二線陣地前時,我軍的炮火已經開始延伸了。當靜夫看到國軍305團部隊跟著炮火進行衝鋒的時候,他知道這一支,支那部隊肯定是國民政府的中央軍嫡系。一支能步炮協同的部隊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不!靜夫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仔細的整理好自己的軍裝,只有讓自已冷靜了才能挽救現在的危局。

踩著炮點進行進攻一是74軍的訓練有素,二是不怕犧牲罷了。其實,這樣在日軍反應過來之前,攻上陣地,犧牲反而還要小的多。74軍一開始並不是嫡系,但它的出生一點也不比別的嫡系部隊差。74軍是1937年抗戰爆發後組建,俞濟時為首任軍長,軍官多為黃埔生。雖是乙種師,全軍卻有三個之多,師旅屬炮兵營,全軍四萬多人。

雖拿著漢陽造、中正式但是軍官士兵技戰術強,在戰場上屢力戰功。萬家嶺戰役之後在1939年,王耀武擔任74軍軍長。也是他成就了74軍,使得這支新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