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鼎為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從新亮劍開始,鑄鼎為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後的抗戰有影響的。對華北影響不大,鬼子的歷任華北華中司令官都是歷害角色。
日本駐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就提出了囚籠政策。其措施是:以鐵路為柱,以公路為鏈,以碉堡為鎖,輔之以封鎖溝、封鎖牆,從敵佔區向游擊區和抗日根據地構成網狀囚籠,對抗日軍隊壓縮包圍;其意圖是束縛抗日武裝的機動性,以便出兵奇襲,消滅抗日武裝,摧毀抗日根據地。
所謂囚籠政策就是日軍加強對華北交通線的控制,鐵路兩旁不允許種玉米和高粱,公路要修得比地面高出五尺,公路兩側挖深溝,溝深八尺到一丈,溝面寬是一丈六。然後呢修大量的破堡封鎖線、封鎖牆,這樣就把我們的根據地分成一小塊一小塊限制八路軍和游擊隊的機動,便於日偽軍來清算。這樣一來我們整個八路軍的活動就被他限制住了,慢慢地把我們擠壓到幾個偏遠的這個縣裡面去,對敵後抗戰增加了很多困難。
、日軍1940年前在華北修築鐵路1780公里,公路公里,構築碉堡、據點2740餘個,在公路兩側每隔10餘里,同時在湖泊、平原地區挖掘河、溝,將抗日根據地切成小塊,“掃蕩”、“蠶食”、“清鄉”相結合,企圖摧毀根據地和抗日武裝。
鬼子把對付臺灣同胞和東北義勇軍的方法進一步最佳化用在了華北。世上沒有無解的戰術,無非是鬼子認為吃虧了來一次掃蕩,我們吃虧了多偷襲二次運輸隊刺激一下鬼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