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樓船論治,揚鋒漢起,宇十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高處望向山腳,遊廊將涼亭、水榭、閣樓連線在一起,到處人滿為患,歡聲笑語飄蕩而來。
雞籠山下、玄武湖上,數百人分成多處,或結伴而行,或調絃弄琴,或揮毫寫字作畫,有的圍成一團相互辯難,也有的臨湖吹風作觀魚狀,人生百態,多衝著琅琊王而來。
玄武湖是中軍操練水師之所,司馬德文借用了一艘四層樓船,載著百餘人泛舟湖上,觀賞風光。能被琅琊王召上船去的自然是京中名士、朝中大臣。
太皇太后李陵容身體不適,司馬德文信佛,此行邀請了京中寺院的高僧隨行,討論佛義經文,為太皇太后祈福增慧。
那些沒資格上船的文人士子,繞著沿河疾走,希望能被琅琊王看到,派出小船送他們登上樓船,要知道已有十數人被司馬德文所派的走舸接走。
這份熱鬧於楊安玄是不合適的,楊安玄打量四周,看看哪裡有冷清之所。
一條走舸靠到岸邊,頓時被一群人圍住,紛紛問詢王爺要召見誰。
“弘農楊安玄,楊公子可在?王爺有請。”
呼聲傳來,楊安玄從容上前。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見琅琊王,楊安玄自不會自作清高。
眾人的注目私語中,楊安玄上了走舸,載著他樓船駛去。
身後,謝家人也下了山,謝混看到楊安玄乘舟而去,道:“咱們也到樓船上看看。”
謝混不光是謝家子弟,還是晉陵公主的夫婿、司馬德文的姐夫,他要上樓船自然不成問題。
看到謝混出現,岸邊諸人紛紛上前見禮,謝混不善交際。只是淡淡地回了一揖,帶著兄弟侄輩登上自家畫舫。槳聲欸乃,畫舫輕搖,朝著數里外的樓船而去。
謝靈運站在船頭,無心瀏覽湖光山色,目光緊緊地盯著數十丈外的楊安玄。
楊安玄方才在山頂所做的詩就像武夫騎著馬揮舞著砍刀,將他心裡的美好踐踏得七零八落,可偏生又不得不承認,自己所做的詩恰如楊安玄所說,像酒足飯飽後的無病呻吟。
謝靈運怎肯服輸,他要再與楊安玄鬥一鬥,讓楊安玄這個粗鄙武夫見識見識什麼是簪纓世家的詩酒風流。
走舸和畫舫差不多同時靠近樓船,船上人看到謝混,忙將搭板先架在畫舫上,請謝混等人先登船。
謝靈運跳上樓船,看著揹著手站在走舸上的楊安玄,冷哼一聲,跟在叔父身上徑直朝樓船的最頂處行去,琅琊王正在那裡宴客。
等謝混等人上船之後,搭板才放到走舸之上,陰敦從船內走出相迎。
邊往裡走,陰敦邊道:“王爺正與覺賢大師、慧靜大師等人談論佛經,慧靜大師提取你在瓦棺寺留下的兩首偈詩,王爺便派人前來請你了。”
楊安玄知道,佛教傳至中國已有些年頭,佛門的來生、輪迴、頓悟等思想,對社會影響極大,上至君王下至百姓,信奉佛教的不在少數。
名士多與僧侶交往密切,追尋林下、山水悅樂,涵養曠達、雅遠風情,處紅塵而超然物外,追尋生命本真,達無滯無礙之境。
王導、王蒙、王坦之、王恭、王謐、王珣、王珉、謝尚、庾亮、郗超、許詢等權臣名士都通曉佛理,常與高僧支慜度、支道林、竺潛等人談經論玄,引領士林風尚。
孝武帝信佛,在宮中修精舍,像支妙音等人出入宮庭無禁,甚至可以左右朝政;受老爹的影響,司馬德文也信奉佛教,京中佛門法會總會解囊佈施,時常請高僧到王府講經說法。
“安玄,你是慧遠大師的俗家弟子,又在瓦棺寺留下兩偈,在簡靜寺留下兩聯,在佛門中頗有名聲,愚估計屆時那些高僧會與你辯經。”陰敦輕聲叮囑道。
楊安玄一皺眉,他對佛理的認識並不深,只是憑藉忘憶中的幾首偈詩,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