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臨泰山,揚鋒漢起,宇十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慕容德在祝阿、濟北兩郡臨河處設有水寨,維持河面秩序、防止魏軍和晉軍沿黃河攻擊。

北馬南船,無論是魏、燕還是秦、涼等北方諸國,對水師都不重視。

三處水寨並沒有大的戰艦,多是些弋船、走舸、橋船,連鬥艦、艨艟都不多,更不用說樓船了。

江上商船往來不斷,水寨很少攔截,楊安玄考慮艨艟艦是軍中所用,所以請宗提出面對兩艘艨艟艦外表進行改裝,看上去與貨船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九月初動身返程,二百匹馬裝在兩艘大貨船內,甲板上堆放著雜亂的貨物,以免引人注目。

從肥如縣出發,順風一日便到達南燕的東萊郡掖縣港口。一路之上往來的海船不斷,陸上戰爭不斷,海上商路逐漸變得繁榮起來。

楊安玄沒有隨船而行,在掖縣登陸,化裝成遊學計程車子,看一看慕容德治下的風土人情。

當初,慕容德聽從尚書潘聰的建議,放棄滑臺,渡過黃河,定兗州、奪琅琊,佔據莒城,擊敗晉幽州刺史闢閭渾,定都在廣固。

從滑臺出走的時候,慕容德只帶了少量的鮮卑部族,為了站穩腳跟,慕容德嚴令軍隊不許搶掠,因而得到百姓歡迎,青、兗各縣望風而降。

進駐廣固後,慕容德聯合、重用當地的漢士族,渤海封氏封孚、封愷、封逞叔侄皆掌機要,鞠仲、潘聰都身居高位,漢士族得到重用。

上岸之後,楊安玄首先帶了張鋒前往黃縣,憑弔東吳名將太史慈。

路上,張鋒聽楊安玄講述太史慈北海報恩、酣戰孫策、安定東南的故事,神情激揚難以自抑。

最後聽太史慈臨終留言,“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張鋒慨然道:“僕雖不才,願效太史慈為主公開疆拓土,不求立不世之功,但願能報主公之恩。”

張鋒跟在楊安玄身邊已經六年了,從一個黑瘦的小孩長成壯實的少年郎。名為主僕,實為師徒、兄弟,張鋒隨在楊安玄身邊習文練武,成長迅速。

張鋒為人機敏,與楊安玄身邊的人相處融洽,經常替楊安玄跑跑腿。因為義父趙田的原因,張鋒在軍中很討大家喜歡,學了一身武藝,他一直想著將來能像義父那樣在沙場建功立業。

楊安玄笑道:“不急,仗有得打,趁現在多學些東西,將來自有用你之處。”

訪罷太史慈故里,一路逛逛悠悠地前往廣固城,楊安玄發現他身上計程車子青衫很受尊重,販夫走卒遇見多會向他揖禮,住店吃飯都受禮遇,讓楊安玄暗自感嘆,孔孟之鄉果然與別處不同。

胡騎南下,青兗之地先後被後趙、前燕、前秦佔領,苻堅推崇儒學,獎勵文教,很得青兗百姓人心。

淝水大戰後,東晉收復失地,稅賦反而增重,百姓對晉朝認同感不高。

慕容德奪取青兗之地後,推行儒學,厚待當地士族,與民生息,更得百姓擁戴。

廣固城周不足五里,為西晉曹嶷所建,“以有大澗甚廣,因以為固,故名廣固城”。

楊安玄帶著張鋒進入廣固城,發現街道兩旁商招飄揚,車馬川流不休,行人臉帶笑意,一副怡然自得的盛世景象。

找了家客棧住下,店夥計看到楊安玄身上的青衫,熱情招待,帶楊安玄到住處時還殷勤地道:“郎君從何處來?”

得知楊安玄來自東晉東海郡,絲毫不以為意,笑道:“郎君是來入學的吧。大王設學官,招收太學生,這段時間有不少像郎君這樣的人前來應試。”

楊安玄訝聲問道:“不是說從公卿及二品士族子弟中選拔太學生嗎?”

夥計道:“郎君有所不知,潘尚書向大王奏稱,青兗乃是聖人之鄉,讀書種子無數,不妨從寒士之中取太學生五十人,大王欣然同意。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明的那些日子

小余愛吃魚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