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向暗變,揚鋒漢起,宇十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八十三章風向暗變
劉敬宣攻打涪縣之時,楊孜敬與南燕的戰鬥已經結束。
魯郡蕃縣,楊孜敬率六千兗州兵馬與司馬叔璠五千兵馬相遇,幾場廝殺下來,司馬叔璠不敵,率軍退往薛縣。
薛縣,司馬國璠與司馬叔璠兄弟據城而守,飛報後將軍慕容昱派兵增援。七日後,慕容昱派開陽(今臨沂)太守彭泓率五千兵馬救援薛縣。
彭泓兵馬至承縣(今棗莊嶧縣)一帶,被事先潛伏於此的一千五百晉軍伏擊,高平太守魯軌一馬當先,直取纛旗下的彭泓,一招斬彭泓,再砍倒纛旗,燕軍潰逃。
魯軌率得勝之師與楊孜敬合圍薛縣,司馬國璠兄弟得知援軍潰敗,於三更時分從東城衝出,逃往武原城。
楊孜敬率軍追擊,至武原城時慕容昱率援軍趕至,在武原城外兗州軍交戰。爭戰兩場,不分勝負,楊孜敬向楊安玄請求援軍。
楊安玄與王鎮惡、趙田等人分析後,認為燕國實力尚存,此時與其全面開戰不利,下令楊孜敬和魯軌撤軍,慕容昱亦未追擊。
九月初,劉敬宣撤至江陵,毛修之亦撤回武陵郡。劉敬宣上疏請罪,但同時彈劾梁州刺史楊思平滯軍,拖延糧草供應,故意不派援軍,導致伐蜀失利。
楊安玄收到郗恢等人送來的信時,朝堂上已經吵成一團。中書令謝混率先發難,奏稱劉敬宣損兵折將,有損朝廷聲威,需加懲處。
尚書左僕射孟昶(四月,原尚書左僕射孔安國病逝,吏部尚書、丹陽尹孟昶兼任)奏稱荊州刺史劉道規督伐蜀之事,亦有失責之處,應當懲處。
兵部尚書董懷則彈劾梁州刺史楊思平滯兵之罪,請治其罪。
朝堂上爭論不休,劉裕見事情有脫離掌控之勢,主動向琅琊王謝罪,自請辭去錄尚書事、車騎將軍的職務,奏請免去劉敬宣冠軍將軍、宣城內史的官職,削減其武岡縣男的封邑百戶;荊州刺史劉道規由輔國將軍(三品)降為建威將軍(四品);梁州刺史楊思平罷免梁州刺史之職。
朝議結果,錄尚書事、車騎將軍劉裕降號為中軍將軍,位在衛將軍劉毅、前將軍楊安玄之後;劉道規降號為建威將軍;楊思平降爵都亭侯;對劉敬宣的處罰最重,免去官職,削減封爵。板子舉起時雷霆萬鈞,落下時輕風細雨,總不能真因伐蜀失利罷免劉裕的官職吧。
劉毅鼓動了半天,對這個處置自然不滿。劉敬宣貶職為民,過個一年半載劉裕隨便找個理由便能讓他復起。他與劉敬宣已結下深仇,難以化解。劉敬宣是劉裕麾下重臣,劉毅不肯輕易放過劉敬宣,欲藉機除掉劉裕一臂。
於是,劉毅向朝廷奏本,劉敬宣罪責重大,不能免官輕縱,應下廷尉論罪。京中門閥在他鼓動下,紛紛要求重處劉敬宣。此時,劉敬宣此時已被貶為庶民,再要重處便是要他的命了。
江州刺史何無忌與劉敬宣是表兄弟,得知劉毅上躥下跳要害表弟,憤然寫信給劉毅,警告劉毅不要羅織罪名、公報私仇,否則他要前往歷陽拉劉毅一同進京到天子面前辯上一辯。
劉毅知道何無忌為人急躁,遇事溢於言表,自己若是糾纏下去,何無忌真會前往京城為劉敬宣相辯。
歷陽處在潯陽和建康之間,若何無忌不管不顧發兵來攻,劉裕再出兵相和,自己恐怕討不到好處。思之再三,劉毅決定還是不惹這位莽夫為好,見好就收吧。
襄陽,楊安玄對朝堂局勢洞若觀火。郗恢、陰友齊常有信件往來;曾安每旬一次會詳細將朝堂上發生的大小事情報與他知。暗衛稟報的多是民間風向,綜合這三者的資訊,楊安玄雖然遠在襄陽,甚至比朝堂上的諸公對局勢把握還要明晰。
曾安得到琅琊王的信任,接替禇秀之成為王府從事,而禇秀之則升任為侍中。得楊安玄暗示,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