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粗淺心思,揚鋒漢起,宇十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吃罷晚飯,司馬道子帶著兒子來到書齋。
在素席榻上坐好,司馬道子道:“元顯,去將案上的信給為父取來。”
能放到書齋的書信已經經過篩選,司馬元顯拿起信翻看了一下,笑道:“父王,是京口盧壯他們的來信。”
司馬道子伸手接過,首先拿過盧壯的展開觀看,信中描述了王恭的各種跋扈,司馬道子憤然拍案,罵道:“不識好歹的東西。”
司馬元顯側立在他身旁,探著腦袋也在看信,笑道:“父王,當初孩兒便讓你別放王恭回京口,離了北府軍,王恭還不是隨父王拿捏。”
司馬道子點點頭,道:“你說的不錯,王國寶也多次勸為父削減王恭的兵馬,眼下太急,待轉過年來再動手不遲。”
待看到楊安玄前往都水監任緝賊使,到任三天就剿滅***數十人,司馬道子捋著鬍鬚沉吟。
都說楊家族軍驍勇善戰,從楊安玄身上可見一斑,如今朝局趨穩,可以考慮讓楊佺期重新為國效力了。
接著看王琨的信,此行雖然以盧壯為首,但王琨是出身會稽王府從事,若論信任還在盧壯之上。無錯更新@
所述的情況與盧壯大同小異,王恭對自己派去的八人十分提防,看來是沒心與自己和解了,司馬道子的眉頭擰緊,不能再放任王恭了。
看到楊安玄說不敢有負自己之託,司馬道子滿意地點點頭,此子年少有為,對孤還算忠心,先讓他在京口歷練些時日,待其弱冠後再調回京中重用。
放下王琨的信,司馬道子問道:“楊安玄可寫了信來?”
“有”,司馬元顯從最底上翻出信,遞給司馬道子,不以為然地笑道:“楊安玄的信可不薄。”
一疊紙,將近二十張,司馬道子微笑地看著楊安玄在信中表忠心,報怨王刺史的小肚雞腸,司馬元顯在一旁嗤笑道:“這個楊安玄居心不良,想挑拔父王與王恭之間的關係,好從中漁利。”
司馬道子拍拍手中信,笑道:“此等粗淺心思,為父焉能不知。”
想起對楊安玄的印象,才學過人、年少氣盛、行事魯莽,司馬道子笑道:“少年銳氣可堪一用。”
司馬元顯不以為然,道:“看這個楊安玄就是個惹事的精,剛才京口就生出事來,雖然是好事,也說明此人不安分。”
司馬道子嗅出酸味,元顯聰明好學、志氣果銳,王謝子弟亦不能比,楊安玄的出現奪了元顯不少風頭,元顯因而對他沒有好感。
這樣也好,省得元顯缺了磨礪,容易目空一切。等元顯十六歲,自己便將楊安玄調回,特意放在他的身邊,激發元顯的上進之心,也可多些磨合,讓楊安玄將來輔佐元顯。
楊安玄提出請朝庭下旨撥給他兩艘船、百餘人,司馬道子笑道:“此等小事也用驚動本王嗎?既然楊安玄肯任事,孤便幫他一次,改日跟杜含提上一句。”
看到信尾,楊安玄恭祝會稽王“壽比南山、福如東海”,並獻上祝壽詩一首。
“辛苦操持將相權,親提四海入陶甄。周公禮樂未墜地,伊尹勤勞真格天。胡地不傳南下箭,黃河長渡北歸船。濟時毫髮無遺力,數盡天下孰與肩”。
司馬道子捋須開懷笑道:“好詩,雖然把孤吹捧得過高,但孤確實有心效仿周公、伊尹安定天下,成就一番偉業。”
又看了一遍,司馬道子欣然道:“此詩將來可做孤的墓誌銘。”
司馬元顯心中罵了聲佞臣,楊安玄這小子搔到了父王的癢處,看父王眉開眼笑的樣子,不好出言掃興。
司馬道子站起身來到書案,執筆將詩抄錄一遍,搖頭晃腦地品讀了一回,道:“明日讓人裝裱好,掛在書房,孤要用以自勉。”
次日,東堂尚書杜含奏報楊安玄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