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九十八章 曙光初現,揚鋒漢起,宇十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該不難吧。”
不料左民尚書趙倫之面容陰鬱地道:“徐僕射,今年糧食雖然豐收,但種糧的田地少了近七分之一,籌措軍糧並不容樂觀。”
徐羨之知道,今年有大量的農田改種棉花,但朝廷按丁口取糧賦,不管農人種糧還是種棉,交稅還是要交糧,對糧食入庫影響不大啊。
趙倫之開始算起賬來,道:“與雍軍交戰,江陵、竟陵有兵馬五萬,水師萬餘;夏口駐軍兩萬餘人,水師萬餘;東莞有兵馬兩萬人,彭城、下邳一帶約二萬六千人;益州檀道濟有兵馬近兩萬,水師五千,光前線的兵馬就多達十六萬人以上。建康、京口、廣陵、尋陽、歷陽等地約有兵馬五萬,再算上各州郡軍約在八萬以上,朝廷養兵將近三十萬。”
孔靖嘆了口氣,戰事不斷,百姓得不到生息,郡縣百姓為應付戰爭所需,已是疲憊不堪,這場仗若是多打上幾年,百姓恐怕只能逃進山中或重投在世家門下成為隱戶。
只聽趙倫之繼續道:“朝廷按丁收稅,按戶籍有男丁三百一十萬,女丁三百四十萬,宋公年初時下令減輕稅賦,男丁納稅四石,女丁三石,可得二千二百六十萬石;各類租調雜捐可得五千萬石左右,加上商稅、關卡稅、榷市稅收等每年稅賦約在億萬石左右。”
王弘心中盤算了一下,若是將各世家門閥名下的隱戶、田地算進去,應該能增加四千萬石左右,宋公一直大力清理門閥名下的隱戶,但阻力甚大,又忙於與楊安玄爭戰,土斷之事推行艱難。
“三十萬大軍,前線大軍十六萬按人均兵餉三石、所食二石計算,月需糧八十萬石;京城、京口以及州郡駐軍按人均月需四石計算也需糧五十萬石左右;戰馬八千,每月需十石,合八萬石,供養兵馬每月至少需糧一百四十萬石。”
“再算上役夫所食,往來消耗,要支撐作戰每月的糧耗不會少於二百萬石,年需軍糧二千四百萬石;撫卹、賞功要準備二千萬石,每年養軍這塊的費用佔去稅賦的半數。若再算上造船、丹火、軍械等開支,便接近八千萬石了。”
“朝廷官吏人數約在四萬人左右,按人均二百餘石計算,加上節慶賞賜,約在千萬石左右;賑災、撫貧、修橋補路興水利修學庠等開支算下來,入不敷出啊。”趙倫之長嘆道。
祠部尚書蔡廓道:“當初宋公減免稅賦,愚便以國庫空虛出言反對,如今政令已出,不便向百姓索要,能否讓門閥世家捐獻一些錢糧?”
眾人的目光看向王弘,琅琊王家是門閥世家在朝堂上的代言人,王弘苦笑道:“愚可代表王家捐糧六十萬石,盡力勸說其他世家也為國分憂吧。”
徐羨之知道,宋公因科舉一事得罪了世家,又以琅琊王嫁女之事逼眾人強捐過一次,這次再要募捐恐怕會怨聲載道。不過前方戰事緊急,也暫時顧不上許多,既然王弘答應勸說,應該至少能收進千萬粟米。
新任五兵尚書鄭鮮之提議道:“眼下朝廷開支緊張,天子身為一國之君亦應有所表示。我朝以臨沂、湖熟等地良田千頃作為皇后妝資,不妨暫時將田地所得充實國庫。”
這千頃地皆是上好良田,每畝產量在八石以上,若將所得收為國庫,可得糧八十萬石左右。八十萬石對整個國庫來說不算什麼,但這個提議表露出對皇權的侵奪。眾人皆知宋公代晉只是時間問題,鄭鮮之的這個提議無疑又讓腳步向前邁動。
徐羨之在席上挪動了一下,道:“愚會將此事向宋公建議,宋公若同意便向天子奏明,天子深明大義,應該不會阻攔。”
堂上諸人默然,雖然晉室已名存實亡,但他們名義上作為晉臣,如此逼迫天子,臉皮有些發燙。
徐羨之輕咳一聲道:“今年農人種植的棉田在三十萬頃左右,去年棉價不低,可酌情提高棉田的稅賦。”
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