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二章 訪親探友,揚鋒漢起,宇十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時候流落到了西涼?”

老者嘆道:“老朽姓黃,祖上是長安人,先人為躲避戰亂去了酒泉郡,定居在安彌城(今甘肅酒泉東南六十里下河清鄉一帶),種棉為生。”

“去年有人到安彌招募種棉人前往中原,答應每丁給田百畝,若是能種出棉花可以棉抵稅,十斤棉便可抵畝稅(1),而且先給一兩金做安家費。”老者道:“老朽動了心,先人死前也曾說過返鄉的話,於是帶了一家老小九口人回了晉國。先去了長安,然後到了襄陽,然後就來了這裡。”

不等楊安玄發問,老者眉開眼笑道:“官府答應的每丁百畝地都給了,老朽家中四男丁三女丁,還有兩個小孩,得了五百五十畝田,都是上好的田地。”

旁邊的棉農紛紛笑著附和道:“官府許諾的地都給了,還給了糧種、農具,搭了住處,兩家合用一頭牛,比起在涼國時日子好過多了。老朽家中的地種了四百畝麥,一百五十畝棉,看長勢今年的收成不錯。”

楊安玄問道:“可忙得過來?要不要派人相幫?”

老者道:“辛苦一些不算什麼,老漢在安彌時除了種棉,還要幫著胡人放牛羊,便是兩個娃兒也要拾糞、放羊,這裡比起安彌好多了。再說自家的地,辛苦些也是應該的。”

陰敦笑道:“主公,愚按你吩咐,屯軍種了千畝棉田,平時請這些棉農前來指導,方才看得那些棉田都是屯軍所有。”

看著那些發自內心的笑容,楊安玄點頭道:“你們將種棉的辦法教給晉人,愚定不會薄待你們,等棉花收下來後,愚還有賞賜。”

歸程,陰敦有些不解地問道:“主公為何如何厚待這些棉農,便是軍中退伍的將士也不過如此。”

楊安玄笑道:“陰兄可知木棉?”

陰敦點頭,楊安玄道:“此物類似木棉,畝產在二百斤左右,可以紡織成線織成棉衣,比葛、麻要結實耐用。絮入衣中、被中可御風寒,功效不在裘衣之下。”

陰敦立時瞪大了眼睛,驚道:“安玄,你說的是真的?畝產二百斤,若真如你所說,每人只需五斤棉便可禦寒,一畝地足以支應四十人,萬畝則是四十萬人,至多十萬畝棉田就可讓黃淮百姓再無凍餒之憂。”

看著微笑的楊安玄,陰敦整衣施禮,道:“愚為天下蒼生謝過主公。”

楊安玄縱聲笑道:“有了棉衣,將士們便可在冬季征戰,再不懼北地嚴寒,平滅北魏當指日可待。”

陰敦激動地道:“主公,陰家願拿出所有的良田栽種棉花,相助主公奪取天下。”

楊安玄哈哈笑道:“陰兄,愚教給慧珍紡棉之術,算是給翼兒和銳兒置份家業,你這個做舅舅的助他們一臂之力也好。”

陰敦還是首次聽到楊安玄為楊翼和楊銳著想,欣喜萬分地道:“陰家願竭盡犬馬之勞。”

「注(1):筆者對棉花不熟悉,姑妄設定當時條件下棉花畝產在二百斤左右,採用了楊家犁後農田的畝產也在二百斤,換算價格換算一斤棉抵十斤糧,這樣有利可圖可以鼓勵農人種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明的那些日子

小余愛吃魚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