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的虛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0章 鑽地導彈,紅色警戒之民國,華麗的虛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破壞力。如果相撞的兩個物體沒有足夠強度的外殼支撐,它們就會因承受不住這一外力而變形、毀壞。如果其中一個物體具有堅固的外殼,能夠保護物體內部結構在碰撞過程中免遭破壞,那麼,這個物體就不會被損壞,就可能對另一物體產生強大的擠壓力而鑽進被撞物體內部。

鑽地彈就是利用這一原理鑽進地下深處的。鑽地彈的鑽地深度與其重量、頭部的形狀、撞擊目標的角度和速度等因素密切相關。鑽地彈的殼體一般用高強度的材料製成,在殼體的內外表面還要敷上防熱層。這樣,當高速運動的鑽地彈到達地面時,其殼體就不會被撞裂,鑽地彈就會依靠自身巨大的動能,順著尖銳的彈頭方向繼續向下鑽去。

打個通俗的比喻,鑽地彈的鑽地原理就像我們向木板上釘釘子一樣。當我們用力砸釘子,釘子就會以極快的速度向下運動而?進木板。但是,如果釘子頭部不尖,就很難釘進去;如果這個釘子不是鐵釘或鋼釘,而是用木頭做成的,也難於釘進木板裡。

當然要配合鑽地炸彈,也需要用到延遲引信。兩者的結合,才是真正的鑽地彈。

所謂的引信,簡單地說,就是引爆彈頭的裝置。鑽地彈的引信可以保證鑽地彈平時處於保險狀態,不發生爆炸,當鑽進地下一定深度後,能按特定的指令工作,以便適時引爆彈頭,產生爆炸。

鑽地彈的引信可以分為很多種,目前中華使用的是,延時引信,這種引信也是最常用的,科技含量也不是很高,效果也很好。

普通炸彈撞擊目標後,彈頭內的引信觸點接通,在小於一毫秒的時間內使雷管發火,從而引爆炸藥發生爆炸。當鑽地彈撞擊目標後,由於延時引信起作用,所以,雷管這時並不發火,而是經過300毫秒以上的延期作用,才發火並進而引爆炸藥。

在後世二戰中,英國就曾用過初級的鑽地彈,攻擊德國的地下兵工廠和潛艇基地。只不過稱之為砸地更貼切一點,和高腳杯差不多,並沒有真正實現鑽地的能力。美國因為日本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暗堡,在二戰中也有研發鑽地彈,但貌似並未投入實戰,小日本就跪了。

鑽地彈,中華已經研究了多年,就像是矛和盾的發展。防禦工事與熱兵器發展淵源很深,但最初只是散兵坑、暗堡、地道、戰壕等。特別是伴隨著武器越來越先進,威力越來越強大,來至空中的打擊越來越嚴重,促使地下防禦設施與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伴隨著二戰的開始,不難發現,戰爭中巧妙地利用地下防禦設施保護人員、儲存物資、與敵周旋,進而創造出以劣勝優戰績並不少見。

特別是在歐洲戰場和澳大利亞,不管是軸心國還是同盟國,都修建了大量的地下防禦工事。不但能夠用來防禦作戰,還能夠安全性的儲存彈藥。

就是東南亞盟軍,也修建了博力和沙耶瓦這兩座城市。裡面的地下工事十分堅固,本來是要應對日本人的登陸戰,沒有想到這兩座城市面臨的敵人是中華軍隊。

為此,陳紹也決定動用最新式的侵徹戰鬥部和導彈的配合打擊方式,去摧毀盟軍在東南亞地區的兩個防禦堡壘,降低中華士兵的傷亡。

鑽地彈之所以引起陳紹的重視,是因為它能夠滿足一些國家在軍事上的需求,完成普通炸彈無法完成的任務。矛和盾之說,是中華自古就有的。既然敵人築起了堅固的盾,那中華就需要更加鋒利的矛。

想摧毀敵人的地下堡壘或倉庫,但卻不想對地面目標造成過大的破壞。由於用普通炸彈難以實現這樣的需求,所以,陳紹便把目光瞄向了能夠鑽地的彈頭。

經過多次的試驗,鑽地彈與同等威力的普通炸彈相比,不僅體積小,而且重量輕,造成的附帶損傷很小,不僅可以破壞敵方加固的地下軍事目標,如堅固的防禦工事、地下指揮所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朝公務員

水葉子

紅色警戒之民國

華麗的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