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王對王,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戰雖然是很好的發財機會,但是中國工業基礎太過薄弱,生產分散,形不成規模,經濟命脈又被列強把持,明明一塊大蛋糕放在眼前,卻沒有本事分享一塊。
張廷蘭最初也只能靠一些小人伎倆,透過向俄國走私賺錢,雖然他設法弄到了第一批機器,建立起幾個工廠,但是生產規模有限,一年的產量還不夠戰場幾天的消耗,如果按照常規的辦法,最多就賺一點辛苦錢。
作為一個堂堂的穿越者,張廷蘭顯然不會滿意僅僅拿一點微薄的利潤,這世界上不缺少商機,只缺少發現的眼睛。
他仔細分析了英國現在的處境,在一戰開始之前,雙方都認為會速戰速決,結果殘酷的現實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年多,英國的財政已經出現了危機,多年在殖民地敲骨吸髓得到了的不義之財快速消耗乾淨。
英國不得不向美國尋求幫助,兜售戰爭債券,採購軍用物資,可以說沒有美國,英國已經打不下去了。當然美國也絕非善類,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宰人的好機會,在一戰之前,美國欠歐洲四十億美元的債務,等到一戰結束,變成了歐洲欠美國三十七億美元,美國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
由此可見美國人究竟賺了多少錢,英國作為一個老牌霸主,會甘心被美國痛宰麼?答案顯然不是,不過是沒有別的辦法而已,除非他們不想贏得戰爭。
張廷蘭猜透了英國人的心思,因此提出了這個建議,說白了就是主動給英國提供籌碼,讓英國人在談判桌上多一張牌。多一張牌,就多一點主動權,只要美國商人相信英國人能在中國找到替代商品,他們就會被迫降低價格。
當然張廷蘭也不會純粹給英國人幫忙,他算準了英國為了給美國更大的壓力,必然會對奉天的工業進行一定的支援。哪管只是做做樣子,英國人也會採購奉天的物資,提供一些機器。
或許這點東西在英國看來只是逢場作戲,但是對於脆弱的奉天工業來說,無異於天降甘霖。事情也的確如同張廷蘭所料,朱爾典陷入了沉思之中,老狐狸在仔細權衡。
說實話,英國人不願意對中國的工業進行任何支援,他們更願意中國一直落後下去,可以予取予求。不過巨大的戰爭壓力讓朱爾典不得不思考張廷蘭的提議,至少能夠降低不少財政消耗。
“年輕人,你能保證自己的工廠具有足夠的投資價值麼?”
“爵士先生,在張作霖師長的支援之下,我們籌建了奉天北市場,制定了全新的商業規範,大量奉天商人聯合到了一起。我們擁有充足的勞動力,穩定的原料來源,所欠缺的就是機器和一定的技術扶持,您完全可以派人去奉天進行考察。”
“好,我會立刻讓駐奉天總領事館提交一份報告,如果奉天工業確實值得扶持,我們會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援。”
“朱爾典先生,按照我的計劃,奉天向英國的提供的不只是一些輕工業產品,還包括小麥、玉米、大豆等等農產品,我們將成立一個專管出口的貿易公司,為英國提供全面服務。”
“這個提議很好,你們一定要對美國的商品構成巨大的價格優勢,我將說服國內,儘快下達第一筆訂單,暫時定為五十萬英鎊。如果你們能夠很好的完成,更大的訂單會接踵而至,機器和技術的支援也不是不可能。”
按照匯率,五十萬英鎊大約相當於五百萬大洋,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透過這筆訂單,奉天的工廠就能夠全力生產,商人就能夠放心收購物資,透過經濟鏈條,能夠給整個奉天的經濟帶來巨大的幫助,財政收入也會隨之大幅度增加。
況且這還只是第一筆訂單,可以想見,最終合作確定下來之後,奉天就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訂單,商品徹底打入歐洲,分享一戰的紅利,雖然不能像美國人那樣大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