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餿主意,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四十拿出來辦教育,投入之大超乎想象。

不過從效果來看並不好,奉天沒有培養出急需的工業人才,工廠之中依舊要大量聘用日本技師,離開日本人的幫助,東北的工業就幾乎玩不轉。

這就和重視文科,忽視理工有著重要的關係,老張把錢投出去了,但是卻沒有管好這筆錢,換句話說,就是張作霖太信任那些讀書人,認為教育要足夠的自由,結果把錢都浪費在了錯誤的方向,沒有收到足夠的成效。

奉天的底子很薄,就算拿出財政的百分之四十,也很難滿足教育的需要,因此教育的重點就應該放在實用人才的培養上面,重點發展師範,理工,以及醫學之類的專業,為奉天的工業化提供人才,至於文史之類的專業則要放一放,張廷蘭突然覺得很有必要和老張談一談教育的問題。

他正在思索著呢,張學良則是繪聲繪色的將痛罵楊述慶的情況說了出來,老張聽了之後,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廷蘭,楊教授是知名學者,未必有你說的那麼不堪吧,對於有學問,有本事的人我們還要尊重,人家是國士。”

老張這一批軍閥對於讀書人都有相當的尊重,執政後也給予他們太多優待,甚至到了縱容的地步,因此聽到張廷蘭痛罵一個教授,他本能的反對,只是張廷蘭地位特殊,如果換成別人老張只怕就要開罵了。

“黃河水濁,長江水清,但長江水也可氾濫成災,淹沒數省之地,黃河水也灌溉兩岸數省之田地,澤被蒼生,不能只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只因水濁而偏廢,一切都在一個度。”

張廷蘭把嘉靖皇帝的黃河長江之論拿了出來,放在眼下的情形,正好十分合適,學術要自由,教育也要重視人文,但是一方面要看所處的時代,一方面要控制程度。

如今中國被槍炮開啟了大門,九州國土任由洋人橫行,黎民百姓飢寒交迫,這個時候自然要將所有的力量都用在與強國有關的東西上面,靠吟詩,靠寫文章是趕不走侵略者的,只有鐵血,只有槍炮才能振興國家。

而帶來先進武器,強大的軍力的就是理工科人才,就是工業化的生產能力,這個時候再把寶貴的資金投在文科上面,實際上是對民族的犯罪。

“七大爺,這些文人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就比如繁簡字之爭,繁體字書寫認讀都困難,一個人要想熟練使用繁體字,至少要五年時間。對於普通人家,他們根本無法讓一個孩子五年的時間不做任何事情,光是讀書,這就是一道無形的大門,阻斷了普通人求知之路,只有那些家庭殷實,有讀書傳統的人家的後代才能識字學習。”

張廷蘭說到這裡,老張眼中突然閃過一絲精芒,神情有些痛苦,張廷蘭正好說中了他的心事,老張年輕時靠著先生的施捨,才唸了一段時間的私塾。不只是他,張作相也是如此,只念了兩三年私塾,就不得不放棄學業。

“七大爺,如果使用簡體字,只要三年左右的時間就能認全常用字,學會基本的讀寫,也能夠繼續深造。如果大範圍的推廣簡體字,很多普通百姓的子弟就能夠入學讀書,他們就擁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但是偏偏有一大批文人死命的阻止,他們說什麼文化傳統,說什麼書法美觀,說什麼造字法,不論有藉口多少,我只總結一點,那就是提高門檻,壟斷知識!”

老張何等精明,他只是沒有往這方面想而已,張廷蘭點破之後,老張豁然開朗,沒錯,那些讀書人的確有著自己的算盤。繁體字難學難寫,耗費時間長,普通人家承受不起,自然就只有他們的後代能夠去讀書學習,他們這個圈子的競爭壓力就小了很多。

縱觀民國,父子兄弟都為文化名人的現象十分普遍,這就是壟斷知識的結果。而後世教育普及之後,這種情況就沒有了,即使父輩名望卓著,子女不努力,一樣會被淘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