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九章 民兵,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滿清退位,民國zhèng fu許諾優待滿清皇室,小溥儀繼續住在了běi jing城,八旗貴族的財產也得到了極大的保留,雖然這幫人敗家,但是架不住搜刮的多。
而且東三省又是滿清龍興之地,很多滿人一直有一個擔心,就是被漢人趕出中原,因此他們在關外購置地產,儲存金銀,建築莊園,作為一條退路。
張廷蘭讓手下人拿著溥偉供出了的名單,四處搜查抄家,隨著查抄的深入,發現的結果也越來越驚人。就拿岫巖來說,最著名的玉礦多半都在滿清貴族手中,其中份額最多的竟是前清的慶親王奕匡,佔了超過一半。
這個老傢伙在晚清官場上就以貪婪昏聵而著稱,不過現實往往超乎人們的估計,老東西的手伸得比想象的還要長,撈到的東西還要多。
另外在岫巖最大的地主就是帶頭圍攻縣城的畢順,人稱畢七爺,他掌握了全縣四成以上的土地,是頭號的地主,光是莊園就有五處之多。當然岫巖還比較偏僻,除了玉礦之外,沒有太多的特產,在其他地區,八旗貴族的財富就更加驚人了。
“拙言,大帥已經下令按照名單對奉天進行了全面搜查,這裡面油水實在是太多了,不只大帥,吳大舌頭甚至都從赤峰跑回了洮南,急火火的把幾個馬場給沒收了!”
張廷蘭也是大吃一驚,急忙問道:“鄰葛,洮南那麼偏的地方。還有八旗的人看上麼?”
“當然有了,人家好歹號稱騎shè立國。弄點馬場一點都不奇怪,而且除了八旗之外,不還有蒙古王公麼,他們在那一帶也有馬場啊,這種發財機會誰能錯過啊,不只是吳俊升,就連和大帥一直不和的馮德麟也加入了進來,他把錦州。廣寧一帶的八旗也給抄家了,也發了一筆大財。”
其實蒙古王公也有不少加入了宗社黨,被張廷蘭擊斃巴布扎布就是宗社黨的成員,張廷蘭讓溥偉供認的名單之中也有不少蒙古王公,只是奉天的勢力和不能深入蒙古,只能先放過這幫蒙古王公,集中力量拿下八旗貴胄。
奉軍的幾大軍頭都是土匪出身。這種抄家滅門的事情輕車熟路,幹得得心應手。何況當初抓住了善耆和升允的時候,就已經幹過一次了,只是那時候老張還不是奉天的主宰,因此難免礙手礙腳。
現在的情況完全不一樣,老張是名正言順的奉天都督。而且還有王永江作為助手,老王上臺之後,首先打出的旗號就是清丈田畝,不惜和整個地主階層開戰,為的就是解決奉天的財政危機。
不過清丈田畝做得再好。也不如直接把土地田產沒收來的爽快,八旗貴胄是奉天最大的地主階層。他們牽涉到了叛國大案之中,收繳土地是理所應該的,把收上來的土地再平分給無地的佃農。
從佃農一下子變成自耕農,他們納稅更多,消費能力也上去了,對於奉天的經濟是巨大的好事情,同時也能緩解財政的困局。
正是看到了這種好處,王永江對這次的案件是為頭等大事,把清丈田畝和查案子弄到了一起,即便是沒有牽涉進去的滿人地主,也要老老實實聽從清丈局的命令,把土地數量如實報上去,不然隨時就能扣下一個叛國的帽子,去大牢吃窩窩頭,這誰也受不了。
當然只要這些人乖乖聽話,王永江也不會太為難他們,畢竟抓大放小的道理誰都懂,把主要的jing力還是放在了那些大魚身上,原來滿清的黃帶子紅帶子都遭了嚴重衝擊,誰叫他們手頭最肥呢。
“拙言,短短几天之內,大帥那邊抄到的浮財已經超過了五百萬大洋,房產田地的數量更是無可計數,這下子王岷源怕是都樂開了花,有了這些錢,奉天財政缺口就彌補上了,還能有不少的結餘呢。”
“有點少啊,我估計這幫人的浮財怎麼也有一兩千萬以上,他們當了兩三百年的寄生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