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二章 東窗定計,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廷蘭其實也挺同情張首芳這種政治包辦婚姻,因此笑著說道:“漢卿提起了北市場,今年南市場也要大規模建設了,預留了一點鋪面房,也值不了太多錢,我看就交給首芳姐十間,每年或多或少都能收一份租金。”
張廷蘭雖然說得客氣,但是現在北市場的地價已經漲了十幾倍,甚至是幾十倍,南市場的價錢也不會少到哪裡去,在寸土寸金的地方,張廷蘭一下子拿出了十間,價錢絕對不低。而且張廷蘭還點明瞭,這是給張首芳的,和鮑英麟沒有什麼關係,顯然就是在往張首芳手裡頭塞錢。
一個人要想有du li的地位,首先就要經濟上面du li,要不後世多少男人都拼命藏點小金庫呢。在大家族之中尤其是如此,手頭寬裕了,對上能在老人面前買好,對下又能安撫那些下人,裡外都能得到一個好名聲。
張首芳也不傻,知道張廷蘭的意思,但是她還恪守著婦道,沒有鮑英麟的准許,他並不願意接受別人的饋贈,一旁的張學良笑著說道:“大姐,大家都有份的,就連學銘都分了不少,你就收著吧。至於姐夫,我們還有更好的生意呢,我現在就有一個貿易公司,姐夫你有興趣入股沒有?”
張首芳顯然不知道兄弟說的貿易公司是幹什麼的,如果她知道這就是個黑心的走私集團,她說不定還要好好教訓張學良一番。
不過說起來鮑貴卿要是能順利掌握吉林,這走私的生意的確要分給他一部分。吉林直接和俄國接壤,以後要想運送物資,可以走的道路就太多了,不用死守著中東路和南滿路,這樣就能避開ri本人的耳目。
從ri本人注意到了中俄之間的走私問題之後,張廷蘭其實有些擔憂了,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被ri本這條毒蛇盯上了,誰都會渾身不舒服,現在把吉林拿下,時機正好,不然以後大規模的走私都會受到影響。
從這個角度講,張廷蘭還是很支援鮑貴卿掌控吉林的,而就在此時,běi jing方面也在不住的爭論。
段祺瑞剛剛去了一趟新華宮,看了看袁世凱,此時老袁已經半昏半醒了,頭腦也不算太清醒了,經過很多名醫會診,最後的結論就是準備後事吧。
看著袁世凱如此,段祺瑞的心裡頭也挺不好受的,回到總理府之後,他叫來了心腹徐樹錚,嘆了口氣說道:“宮保要走了,把北洋留給了咱們,可是這天下紛亂,戰火不斷,究竟該如何才能恢復太平啊!”
“芝翁,在我看來南方的革命黨不足為據,蔡鍔和唐繼堯不過是撿了北洋分裂的便宜,只要咱們能團結北洋的力量,剿滅西南三省,不過是舉手之勞。”
“話雖如此,怎奈北洋內部也不和啊,尤其是奉張和孟恩遠之間,還在打仗,孟恩遠已經向我發來了無數的電報,請求咱們派兵北上,把奉軍趕出吉林,張作霖也發動輿論,要罷免孟恩遠,我現在是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是好啊!”
“芝翁,張作霖雖然桀驁不馴,但是此人極具才略,除了他之外,沒有人能抗住ri本人的壓力,要想守住東三省,非此人不可,大總統在早些時候,也說過這話,我看不如把孟恩遠舍了。”
“不妥不妥啊,先不說舍了孟恩遠,奉軍的勢力會快速做大,就說此等惡例一開,我們就沒有約束天下了,到時候各省都互相攻擊,誰把對方趕跑了,就能拿到對方的地盤,這天下不久變成了chun秋亂世了麼。”段祺瑞的腦子十分清醒,這類先例絕對不能開。
就好像宋教仁案,本來就是個法律問題,結果孫文等人拋棄了他們一直推崇的min zhu憲政,開始用暴力反叛zhèng fu,發動了所謂的二次革命,結果惡例一開,天下大亂,現在的護國戰爭完全可以視作這種情況的延續。
“芝翁,張作霖已經讓趙爾巽帶話回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