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八章 交鋒,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罩在了東三省的上空,訊息傳到了北京,段祺瑞也是大驚失色,他現在剛剛出任內閣總理,南方的護還在不斷的發動攻擊,老袁雖然已經退位,但是唐繼堯等人還是不依不饒,要徹底推翻袁世凱。

到了這個時候,誰都明白,推翻袁世凱是假,拿下整個北洋,取而代之才是真的,因此段祺瑞正在號召北洋諸將聯合起來,共同消滅西南軍閥。榮升蒙疆巡閱使的張勳此時也憑著資歷和威望,召集十三省同盟大會,要共同出兵,討伐西南。

就在這個關頭,吉奉之間要是發生了戰鬥,對整個大局都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偏偏段祺瑞還調不出足夠的兵力來制止這次危機,因此老段只能想別的辦法,他把東三省的老總督趙爾巽給搬了出來。

趙爾巽在前清的時候,就是東三省總督,張作霖的老上級,現在老頭已經七八十歲了,正在埋頭修訂清史,要好好把死去的滿清美化一番。

老段花了不少的功夫,才把此老說動,讓趙爾巽北上,制止這場衝突。

張作霖也得到了通知,把手下眾人都召集過來,對大家說道:“你們怎看眼前的事情,老趙想來說和,我們是聽,還是不聽啊?”

“大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楊宇霆首先說話了:“卑職認為應該儘快行動,一定要把孟恩遠拿下,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並不好找。”

孫烈臣在一旁沉吟了半晌,然後說道:“大帥,趙爾巽畢竟是代表著段祺瑞,要是惹怒了段祺瑞,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大麻煩。”

孫烈臣的話也讓大家頻頻點頭,這就是一個取捨問題,該如何決斷,的確十分困難,在座的眾人都在交頭接耳,不知道該怎麼辦。

“大帥,我聽說袁世凱已經病倒了,正臥床不起,離著死也不遠了。”張廷蘭這時候說出了這話,在場的人都是一愣,老袁已經是昨日黃花,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啊。

可是張作霖何等敏銳,立刻想到了張廷蘭話中的意思:“拙言,你是說北洋新舊交替之際,無暇顧及東三省麼?”

“沒錯,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現在老段還沒有掌握全權,張勳剛到熱河,手下的地盤還沒有理順,辮子軍也沒有調過來。如果等他們都準備好了,奉天的處境就艱難了,段祺瑞一定會力挺孟恩遠和咱們作對的。”

在歷史上張作霖先後發動了三次倒孟行動,前後歷時四年多,最後還是在日本人的配合之後,才拿下了孟恩遠。孟恩遠能夠撐這麼長的時間,絕對不是孟恩遠多有本事,而是有段祺瑞在背後撐腰。

張廷蘭很清楚,老袁的生命也就剩下不到一個月了,北洋在短暫的恢復之後,就會落到新任掌門段祺瑞的手中,如果不趁著這時候動手,只怕就沒機會了。

“沒錯,大帥,我也支援拙言的看法。”楊宇霆說道:“這次高士儐已經和日本人勾結在一起了,我們不盡快拿下孟恩遠,有北洋和日本人的雙重支援,再想對付孟恩遠,代價就太大了。”

的確楊宇霆所說的也是一個關鍵,在東北的地面上,任何行動都要顧及日本人的態度,這次好不容易把日本人暫時壓制住了,要是不快點行動,日本人反過味來,大力武裝孟恩遠,那可就真的養虎為患了。

老張權衡再三說道:“咱們先敷衍著趙爾巽,然後給輔忱發電報,讓他儘快製造藉口,對吉軍動武,同時讓吳俊升的騎兵師也調動起來,隨時準備援助。”

老張做出了最後的戰爭決定,其實前方的號角就已經吹了起來,高士儐是個心高氣傲的人,他已經帶著部下,在公主嶺和伊通之間佈防,按照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原則,他們前鋒部隊,最精銳的騎兵團放到了四平,阻擋奉軍北上。

雙方的偵察兵實際上已經開始了互相攻擊,自從能夠生產手槍以來,警備師的軍官和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