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九章 新時代的車兵,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任何戰術的變化,都會帶來戰場形勢的革命,奉軍大規模裝備機槍之後,就對騎兵產生了絕對的優勢,不過同樣奉軍自己的騎兵也變得雞肋起來,因為對手也可以學習這種方法,威脅奉軍的騎兵,畢竟奉軍不能光想著對付弱小的對手,還要想著那些強大的敵人呢。
其實這種攻守兼備新式武器在歐洲已經出現了,那就是裝甲車,還有即將出現在戰場上的坦克,這些鋼鐵怪獸會徹底終究騎兵的輝煌,不過很可惜奉軍現在還沒有本錢玩裝甲力量,就只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動動腦筋。
張廷蘭在幾次對陣騎兵之後,就在不斷思考應對的辦法,暫時奉軍的主要機動力量還是騎兵,要想讓自己的騎兵具有壓倒性優勢,就要增強騎兵的火力。
但是要想把幾十斤重的的機槍放在戰馬上面,只怕就算是赤兔馬,也要趴窩。不過只要動腦筋,就會有辦法,隨即張廷蘭想到了馬車,從漢代開始,中原王朝在對抗遊牧民族的時候,就已經大規模的使用戰車,靠著車陣的威力,抵禦騎兵強大的衝擊力。
這種新式的戰車很快被製造了出來,不同歷史上那些防禦為主的前輩,主要的能力就是進攻,在馬車上放置重機槍就成了首選,一挺馬克沁重機槍27.2公斤,就算再加上大量的彈藥和射手也在戰馬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其實這種東西的原創是俄國人,在俄國內戰的時候,蘇俄軍隊就把機槍裝在了普通的四輪馬車上面,由戰馬為機槍提供強大的機動能力,隨時能夠轉移陣地。
這種戰車並不負責,很快就弄了出來。每輛車需要三個人操縱,一個車伕,一個機槍手,一共供彈手。此外還裝了三千發子彈,保證強大的火力輸出。當然要想讓這種戰車發揮作用,還有配屬相應的保護部隊和後勤車輛,互相之間還要學會配合才行。
就像坦克一樣,每輛車配屬二十名騎兵,由他們保護戰車的安全,防備敵人偷襲。還有配屬一定數量的備用車輛,平時運輸子彈和維修用具,一旦戰車損壞之後,這些備用的車輛還要補上去。
張廷蘭把戰車弄了出來之後,就給老爹張作相演示了一遍。張作相早年和蒙匪拼過多少次,對騎兵作戰十分熟悉。現在一看這這個戰車之後。立馬感到了這是改變傳統騎兵戰術的一個好東西,火力強勁,要是在對上蒙匪,絕對是一片倒的屠殺。
而且這些車輛還能在露營的時候發揮作用,能為士兵提供不錯的掩護。張作相對這種戰車十分感興趣,隨即就讓張廷蘭製造更多的戰車。先實現警備師騎兵的戰車化。
張廷蘭也知道,在短時間之內,奉軍沒法弄出裝甲力量,這種戰車就是暫時最強大的攻擊力量了。因此也下了一番功夫。
不過要想讓這種戰車發揮戰鬥力,並不是一見容易的事情,首先為了防止射中前面拉車的扎馬,必須把槍口對準後面射擊,這樣就只能在對方發動衝鋒的時候,才能發揮作用。
另外在奔跑之中準確射擊,也是一件難度超高的事情,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到,因此就只能在交火的時候,控制好車速,總之需要演練的東西很多。
除了在車上配屬重機槍之外,他還和熊夢遠商討過,建議他仿製日本人的擲彈筒,同時還要試製一些迫擊炮,這些相對輕便的武器也都用車輛機動起來。另外日本的四一式山炮也可以配屬給騎兵
由於這種山炮比較輕便,也能在戰場上機動,到了預定的陣地之後,山炮卸下來,給騎兵提供火力掩護,這樣一來,騎兵的火力就能大大的提高
這玩意對付日本和沙俄不見得有效果,但是對付周邊的小軍閥,特別是蒙古和西北的騎兵完全足夠了。
當然到目前為止,戰車製造的數量還很有限,倒不是成本有多高,主要是訓練太困哪了,這一次張作相一共帶了二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