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八章 冰上商機,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向了中國東北,拿到了旅順港,這個遠東數一數二的軍港。

隨即在日俄戰爭之中,俄國人丟掉了南滿,旅順港也失去了,他們只剩下了中東路,但是俄國人對於東北的野心一刻都沒有停止,在歷史上,雅爾塔會議之中,大鬍子對旅順還是念念不忘。

對於奉軍來說,中東路誌在必得,而俄國人又必然不會輕易放手,雙方的矛盾根不可調和,勢必有翻臉動手的時候。張廷蘭已經盤算過了,憑藉著警備師的力量,去對抗俄國人的鐵路守備隊還有難度,更別說快速消滅他們了。

因此擴充軍力,做好戰鬥準備就成了必然的選擇,不過此時奉軍財力有限,而且還要考慮張作霖和北洋政府的態度,吉林方面肯定不能肆意擴軍。

想來想去,就只得變化一個策略,以民兵,護礦隊,警察,武警的名義,增加武裝力量。

張廷蘭已經制定了一個規劃,工人要武裝起來,關外的移民也要大量的組建民兵,接受軍事化訓練,當然張廷蘭也必須給自己的行動找一個好點的藉口,他打出的旗號就是武裝移民!

吉林土匪橫行,要想讓移民能站住腳跟,必須要進行武裝,讓他們有一定的自保能力,而且張廷蘭還向張作霖提出要求,希望組建邊防警察,負責巡視中俄邊境。

這些也是正常的舉措,張作霖也沒有反對,只是要求邊防警察必須統一組建,奉天和黑龍江也要統一配置,還要統一協調指揮。

得到張作霖的許可之後,整個擴充武力的行動就展開了,吉林全省都忙碌不已。

“拙言,武裝民兵我不反對,只是咱們的武器數量遠遠不夠,就連單打一都裝備不齊,你總不能讓這些民兵扛著紅纓槍上戰場吧?”

“爹,您老放心吧,武器很快就有了,我已經得到了準備情報,俄國這個冬天發生了嚴重的饑荒,大量的人口凍餓而死,他們迫切需要大量的糧食,偏偏今年東三省糧食豐收,咱們就有了一張王牌。”

“你想用糧食換武器麼?”張作相的眼前也是一亮,兒子向來有主意,如果真能做到這一步,也的確不錯,奉軍已經大量的使用俄製裝備,能多換一點,那可是求之不得。

“爹,我想過了,咱們不只要換水連珠步槍,大口徑重炮之類的主要裝備,還要換一些淘汰的老舊裝備,用來武裝民兵。就拿今年來說,俄國人損失了上百萬的兵力,和他們對戰的奧匈帝國也損失了上百萬人,俄國手中有大量的奧匈帝國武器,這些東西基上就是廢鐵一堆,俄國人也沒有什麼用處,只要能買通俄國內部的官員,疏通環節,咱們就用武器換糧食。”

張廷蘭說到這裡,興奮的站了起來,說道:“換這些東西,我們也不用一條一條的算錢,而是按照分量算錢,一百斤糧食換十斤步槍,甚至是二十斤步槍,我就不信那些餓瘋了的俄國人會拒絕,到時候想要多少武器,不都是源源不斷麼!”

張廷蘭說到這裡,甚至不由得想起了後世蘇聯解體的時候,那時候的俄國就是一艘載滿了軍火的漏船,一樣有人用廢鐵的價錢買來了大量的軍火,現在這一幕要提前幾十年上演了。

張作相也沒有想到竟然可以這麼弄軍火,他都被張廷蘭描述的情況弄到心神激盪,一百斤大洋也不過是三兩個大洋而已,而十斤就差不多是兩支步槍的分量,裡面就算有一支完好的步槍,都是十倍,甚至是幾十倍的暴利。

奧匈帝國的軍隊不怎麼樣,是十足的窩囊廢,但是奧匈帝國的軍工產業卻不弱,尤其是步槍大炮之類的裝備,質量和德國人不相上下,要是能大量的弄到他們的武器裝備,對於奉軍來說,絕對是戰鬥力的巨大提升。

就算是日後奉軍主力不裝備這玩意,也能甩給其他的軍閥,一杆二手的步槍,在西北也能賣到一兩百個大洋,稍微算算,這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