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二章 參謀制度,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能很好的把握全域性了,因此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參謀體系幫助他提供各種方案,輔助指揮,參謀本部的作用被持續放大。
其實這也是軍事指揮權由個人轉向集體的一個標誌,從清末開始訓練新軍,北洋也仿效了德國的軍制,但是可以說徒有其表,而沒得到精髓,參謀更是成了可有可無的角色。
張廷蘭在這個時候提出參謀的問題,楊宇霆頓時腦中颳起了一陣風暴,他猜到了張廷蘭的想法,同時也看到了這項舉措的好處。不只是對奉軍,對他個人也是如此。現在楊宇霆做什麼事情,全靠著張作霖的支援,離開了張大帥,楊宇霆手中權力瞬間就成了零,那幫老傢伙誰也不會搭理他。
一旦參謀部得到了強化,楊宇霆手中的權柄就會快速膨脹,他這個參謀長幾乎能夠和張作相,孫烈臣這樣的元老平起平坐。
當然對於奉軍來說,有了一套強大的參謀制度,就能更好的指揮軍隊,控制三省地盤,增強凝聚力,這恐怕也是張作霖求之不得的事情。
其實楊宇霆也早有類似的想法,只是他的身份不夠,說出去也沒有分量,索性就藏在了心裡頭,現在張廷蘭這麼一說,楊宇霆頓時來了精神。
“拙言,這是你個人的意思,還是輔帥的意思!”
“我們都是這個看法,相比我爹也在和大帥談這個事情,原來咱們只有一個省,有事情大家商量一下就行了,現在有三個省,需要涉及的問題方方面面,沒有一套強大的參謀班子輔助,根本沒法做出有效的決策,建立參謀制度勢在必行!”
“拙言,真是高見,不過想要真正把參謀制度建立起來,恐怕難度比起簡單的調整編制要大太多了!”
“不管大多少,這已經勢在必行,就拿咱們的部隊來說,其實天天都在打仗,按理說是真正經驗豐富的老兵。而日本人從日俄戰爭之後。就沒有打過來,但是我們的軍隊和日本軍隊正面交鋒有把握麼?我們的指揮水平會超過他們麼?”
張廷蘭連續反問,直接戳中了要害,其實在歷史上抗戰爆發之前,中**隊是天天都在打仗,是地地道道的身經百戰,相反日本軍隊卻長時間遠離戰場。是十足的新兵,雙方碰撞的結果卻是老兵慘敗,新兵大勝。
這就是中**隊缺少總結提高,戰術水平沒有絲毫的提高,指揮能力也嚴重低下,這些問題很大的原因就是參謀制度的缺乏。指揮官無法科學的把握戰場的變化,才兵敗如山倒。
“拙言所說甚是,只是要仿效列強,參謀部的權力就會極大的加強,甚至會和各師平起平坐,究竟誰能坐上這個參謀長的寶座,實在是有些費心思啊!”
“有什麼費事的。鄰葛你現在就是參謀長,職務不變,權力增加一點,誰也不會說出什麼來的!”
楊宇霆滿臉都是苦笑:“拙言,別拿我開心了,我跟著大帥才不過一兩年的時間,比我資歷更深的人,多如牛毛。我現在坐在這個位置上,都搖搖欲墜了,如果再增加權力,一下子就壓趴下了!”
楊宇霆說的也是心裡話,一旦仿效列強,建立起參謀本部,那樣一來參謀本部的權力就相當驚人了。
指揮訓練。後勤動員,制定作戰方案,各級軍官的考評,裝備物資的分配等等方面。只要是和軍隊有關,就能插手。平心而論,參謀長的權力僅次於老張,比各師的師長權柄都大,這種緊要的職位絕對不是資歷淺薄的人能當的。
“拙言,既然你提出了這個建議,倒不如你來當這個參謀長吧。”
“鄰葛,你是想讓雷劈了我啊!那麼多叔叔大爺排在前頭,我去指揮他們,不要腦袋了?”
張廷蘭斷然拒絕了這個提議,當然資歷只是他的一個說辭,更主要的是一旦當上了參謀長,雖然權柄驚人,但是也會失去自成一系的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