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副師長,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張廷蘭看來,重要無比的參謀制度輕而易舉的透過了,但是接下來的具體整編工作就麻煩了起來,如何確定兵源,如何分配裝備,成了各方爭論的焦點,誰都想要多吃一點,多拿點好處,尤其是吳俊升和張景惠更是不斷的找張作霖,就連孫烈臣都坐不住了。

“爹,您老不去找找七大爺,也好給咱們爭取一點好處。”

“臭小子,你當老子是傻帽啊,有些時候不爭就是爭,我就不信咱爺們幫了張雨亭這麼大的忙,他會虧待了咱們!”

張作相說這話是透著強烈的自信的,就拿這次整編來說,主要的武器都是張廷蘭折騰來的,張作相又提出建立參謀總部制度,讓老張手中的權力更加鞏固,有了這兩件大功擺在那裡,不管是奉軍怎麼調整,張作相和張廷蘭的好處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你小子不也是沒關心這些事情,聽說你不是跑到實業團,就是去了講武堂,忙的不亦樂乎。”

“嘿嘿,您老明察秋毫。”張廷蘭笑著說道:“我這不是在籌集糧食和物資麼,剛剛和俄國人交易,我把吉林囤積的物資差不多都賣了。現在抓緊時間囤貨,等到再過一個月兩個月的,俄國的饑荒勢必蔓延開,到時候糧食還會翻番,變得比金子都貴,咱們想要什麼弄不到啊!”

張廷蘭說話之間,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對張作相說道:“爹,說實話,我覺得總盯著東三省這點利益,實在是太有限了,咱們要把眼光放開,從俄國人身上能撈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你有這個能耐,別人可不見得有,吳俊升昨天剛剛找過我呢。”

“他說什麼了?”

“還能說什麼。他的意思是要求三個主力師全都裝備一致,人數一致,配屬的炮兵部隊也是一樣的。”

張廷蘭一聽這話,暗暗搖了搖頭,吳俊升只怕是要做夢了,雖然確定了三個主力師,但是各自分工並不相同。

其中二十七師是張作霖的起家部隊。坐鎮奉天,主要是防範日本人,保證大本營的安全,責任最重,武器裝備也是最先進的。

警備師駐防吉林,主要應付俄國方面的威脅。還要兼顧朝鮮方面,也必須是強兵駐守。另外張廷蘭反覆向老張示警,提醒他俄國會出問題,要想盡辦法,抓住機會,奪回中東路的控制權,同日本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老張也接受了這個建議。吉林方面必須加強,如此一來,二十七師和警備師裝備並駕齊驅,成為奉軍南北兩隻拳頭,這是不可更改的。

至於黑龍江方向,主要面對的敵人是東蒙方向的叛匪,是要進行草原作戰,蒙匪可不同日本人和俄國人。裝備配屬肯定不一樣。

“養一個騎兵,至少能養三個步兵,吳大舌頭的部下要是和二十七師一樣,要填多少軍費才能夠用啊!其實現在歐洲的戰場的局面已經證明了騎兵落伍了,因此歐洲列強的騎兵更多的是偵查巡視的任務,一個師兩千多人就差不多了。當然騎兵師要對付蒙匪,兩千肯定不夠。但是也不能超過五千人,而且還要注重機動效能!”

張作相點點頭,他是老行伍,哪能不知道騎兵燒錢啊。吳俊升打著三個主力師一樣的幌子,無非想多佔點軍費,張作相也不願意。

“你的估計和楊宇霆倒是差不多,他建議將人數壓縮到五千,不再設旅一級,直接配屬兩個團,再加上一個輕炮團,主要裝備日本四一式山炮,再裝備咱們新弄到的擲彈迫擊炮。把節省下來的馬匹用到後勤上面,而且作戰的時候,可以給一個騎兵配屬兩匹戰馬,這樣就能在蒙古草原上和蒙匪較量了。”

別看張作相嘴上說不爭,但是對各方的打算一清二楚,他把楊宇霆的計劃一說,張廷蘭倒是十分贊同,這個安排其實很不錯了,只要用心打造,絕對能把騎兵師變成草原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