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五章 打賭,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範先生,在美國有位侯德榜先生,剛剛在麻省理工的化工科畢業,成績相當不錯,範先生辦廠可以和他聯絡一下,讓他幫著規劃一下廠區,提供一些機器裝置的建議,畢竟美國的化學工業比起日本強太多了。”

當然張廷蘭還有一半的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麻省理工的水平也比日本帝國大學強多了,這一點範旭東也心知肚明,日本人在教給中國留學生的時候,都留了一手,最高深的知識是不會拿出來的。

所以要想讓化工廠真正的發展起來,必須要找一些真正的專業人才,範旭東其實也透過各種關係,知道了侯德榜,畢竟中國讀書人就那麼多,成績頂尖的,甚至到外國留學的,也是屈指可數,接觸化學工業的人就更少了。

範旭東有心搞化工業,就不能不下功夫,蒐羅各種人才,而且他的哥哥還是北洋的教育部長,有了這種關係,辦什麼事情就便利了不少。

令他吃驚的是張廷蘭居然也知道侯德榜,而且看樣子雙方還有很密切的聯絡,這個年輕人手究竟有多長啊,他的心中不斷的畫著問號!

“去年我交給了巴玉藻一筆錢,讓他幫我搜羅一下留美的人才,這些都是未來的國家棟梁,有什麼困難就接濟一下,洋人看不起咱們,咱們只能自己幫自己。”張廷蘭輕描淡寫的解釋了一下。

實際上他已經向這個基金之中投入了一百二十多萬,是一個十足燒錢的專案,不過張廷蘭也終於看到了一些回報。巴玉藻絕對稱得起是一個天才,他在美國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學業,接下來的時間,一面到工廠之中實踐。把所學的知識運用起來,瞭解工廠運作的模式。

同時他還要聯絡為數不多的中國留學生,這些身在異國他鄉的學子深刻的感到了中國和世界的差距,也感到刻骨銘心的恥辱。美國此時的排華法案依舊存在,那些海外華人身上都有著一本血淚史。

在幾十年前,他們被當做豬仔賣到了美洲,從事開礦山修鐵路這樣的勞動,就拿黑奴來說,他們還有生育的權力,而華工則完全沒有。他們帶著手銬腳鐐,每天不停的勞動,絕大多數人都生生的累死。

僥倖活下來的華人也受到種種歧視,沒有投票權,禁止擁有房產。禁止同白人結婚,禁止在政府任職。也不準同白人對簿公堂……

面對眾多的限制。海外華人只能在美國社會的角落裡頭,艱難求存,這也是為什麼海外華人願意把畢生的積蓄都拿出來支援民黨革命的原因,他們最清楚的知道強大的祖國意味著什麼,為此他們不惜犧牲一切。

雖然巴玉藻這樣的留學生和海外華人還不一樣,但是他們也深深的體會到了這種恥辱。幾乎所有的留學生都立志報國。

巴玉藻得到了張廷蘭的資助之後,手中有了充足的資金,自然就成了留學生的中心,他們還專門成立一個留學生聯合會。經過巴玉藻的一番勸說,這些人之中的大多數都願意到東三省尋找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華。

畢竟整個中國政府,只有奉天方面真正的關係他們,拿出大筆的資金幫助他們,而且這些人也看出了奉天方面的遠見卓識。當初張廷蘭就派給了巴玉藻幾個精明的學徒工,讓巴玉藻一邊學習,一邊交給他們一些知識,安排他們到工廠實習,準備日後充當助手。

經過幾個月的鍛鍊,第一批學徒工已經回來了,全部進入了奉天兵工廠之中,後續的學徒也陸續派過去了,也就是說在巴玉藻回國之後,就能有二十幾個親手調教的工人可供使用,一個小型的創業團隊就形成了,能夠極大的節約時間,同時大家也看出了奉天的誠意,要是不想著全心全意的支援他們,何必費這個力氣啊。

其他的留學生甚至也都申請提供給他們一些學徒,也進行提前的培養,為日後回國做準備,除了從中國派人過去之外,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