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三章 國父,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真憑實據,讓日本人賠了夫人又折兵,現在有了鋼鐵廠,又有了兵工廠,再發展十年,也就有了和小鬼子的算賬的本錢,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媽了巴子的,老子絕對不會放過日本人!”
張作霖說到了這裡,猛地一拍桌案,將茶壺茶碗震得亂晃,顯然老張心裡頭的怒火還沒有絲毫減弱,只是暫時壓下去了而已。
“大帥,鄺先生和我說了說本溪的情況,我發現咱們還有機會,能夠繼續痛宰大倉喜八郎,拿日本政府沒有辦法,就從這個老傢伙身上下手。前一段時間大倉買通了北洋政府,拿到了本溪一帶十二處鐵礦的開採權力。現在咱們是公司的大股東,我們完全可以用徹查公司賬目的名義,把這些交易的黑幕搞出來,然後對大倉進行處罰。另外還有田師傅煤礦還沒有落入日本人的手中,我們還要堅決把這個煤礦保住,這樣一來,再把那些鐵礦攪和黃了,咱們手中也有煤鐵了,只要弄到機器裝置,咱們也在本溪建一家鋼鐵廠。”
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張廷蘭絕對不應該在本溪建第二個鋼鐵廠,不過出於同日本人爭奪資源的考慮,再弄一座鋼鐵廠很有必要,畢竟合資的再好也比不上獨資的,奉天需要的是王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鋼鐵廠。
張廷蘭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之後,王永江在一旁說道:“大帥,拙言說的問題我也知道一點,前幾天於衝漢還來找我,讓我同意把田師傅煤礦交給日本人呢,不過現在峰迴路轉,情況不太一樣了!”
於衝漢這個顧問就是日本人安插的棋子,奉天上下心裡頭都有數,只不過不能不用而已,老張想了想說道:“拙言的建議很及時,鋼鐵這玩意兒關係到造槍造炮的大事情,的確需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岷源。就按照拙言說的辦,咱們派一個清查小組過去,把日本人的鬼把戲都掏出來。”
“大帥,要辦這種事情,必須要有合適的人才行,要能頂住壓力,還要辦事果決,頭腦清醒。”說話之間王永江就把眼光落在了張廷蘭的身上,很顯然王永江又打算讓張廷蘭去跑腿了。
張廷蘭也知道自己提出了建議,就應該責無旁貸。因此也沒有什麼反對,偏巧這個時候,有手下人拿著一封電報,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送到了張作霖的面前。
老張看了一眼之後。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嘆了口氣說道:“諸位。袁世凱死了!”
一句話落地。在座的眾人全都沉默了下來,從清末開始,袁世凱三個字都是權勢的代表,天下多少英雄,都在老袁的鼓掌之中,北洋新軍的創立者。親手埋葬了清王朝,力壓革命黨,老袁親手將北洋帶到了輝煌的頂點。
不過盛極而衰,老袁在最後的關頭錯走了一步。登基稱帝,眾叛親離,原本還算統一的國家徹底陷入了崩潰和戰亂之中,到了現在老袁死了,而他留下來的亂局該如何收場,還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其實從三月份宣佈退位之後,老袁就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憂憤交加,身體日漸衰弱,死亡只是時間的問題了,不過北洋上下卻都懷著複雜的心情看著袁世凱,尤其是他的接班人內閣總理段祺瑞。
在老袁登基的時候,段祺瑞極力反對,甚至和老袁撕破了臉,但是看到老袁即將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段祺瑞的心裡反而十分的難受。
他段祺瑞能有今天,全是袁世凱提拔的結果,甚至整個北洋,都是老袁一手打造出出來的,沒有袁世凱就沒有他們的今天。老袁要走了,北洋這個團體是興還是衰,誰也沒底兒,越是要失去的時候,就越值得珍惜。
段祺瑞等北洋老人到了現在才知道,袁世凱是不可替代的,在袁世凱最後的日子裡,段祺瑞幾乎每天都去看袁世凱,想要看看老袁還有什麼遺言麼。
就在六月六號的早晨,段祺瑞又去拜見老袁,此時袁世凱突然清醒了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