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二章 真正的敵人,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汲金純突遭大敗,多年的威名毀於一旦,整個人也十分的頹廢,他已經沒臉在前線指揮了,只能回到奉天,聽候老張的發落,不過在臨走之前,汲金純還是和張廷蘭說了說自己的疑惑。

“拙言,二十八師的情況你也清楚,戰鬥力雖然打了很大的折扣,但是還不至於連一幫烏合之眾都對付不了,但是卻遭到了慘敗,你知道其中的原因麼?”

他的話頓時引起了張廷蘭的注意,其實在開戰之前,張廷蘭反覆思量,怎麼也沒有想到汲金純竟然會失敗,現在一聽他的話,頓時就心生疑問,難道其中還有隱情不成?

“汲大爺,您難道遇到了特殊情況麼?”

汲金純嘆了一口氣,然後說道:“拙言,的確如此,按理說高士儐的舊部已經被打散,都是一幫烏合之眾,但是他們的武器裝備卻十分精良,一水的日本武器,而且我們雙方打到了關鍵的時候,突然有一支二三百人的部隊,從側翼殺了出來,攻擊極為犀利,一下子將我們的戰線打穿了,後續的吉軍殺了進來,我們才全線崩潰。”

汲金純說到了這裡,臉上也露出了懊喪之情,他對於這次失敗十分不甘心,從一開始就有一隻黑手一般,在背後操縱著,汲金純還沒有弄明白怎麼回事,稀裡糊塗的就被打敗了。

張廷蘭的眉頭也皺了起來,他在地上轉了幾圈,然後開口說道:“汲大爺,您覺得這股小部隊會不會是日本人派出來的?”

“拙言,說實話,我覺得日本人的可能性非常大。這夥人訓練有素,射擊更是精準到了極點,在兩百米以外,咱們的弟兄就成片的被擊斃,除了日本人之外,我是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可能,只是我也有點想不通,日本人這麼幹究竟是為什麼,難道他們想和中國直接開戰不成麼?”

張廷蘭的腦子比起汲金純轉得快得多,而且也更清楚日本人的打算。他已經很清楚了,多半是日本人看到了張作霖即將一統東三省,他們才迫不及待的動手,甚至直接派遣參戰人員,就差赤膊上陣了。

“汲大爺。您趕快回奉天,把事情原原本本和大帥說一下。讓他提高警惕。做好應變的準備,這次事情有點麻煩了!”

能讓張廷蘭說出麻煩二字,就證明這個事情絕對不小,汲金純急忙答應,然後就動身回奉天,張廷蘭卻陷入了思量之中。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日本人還沒有最後確定對張作霖應該採用什麼策略,是拉攏還是打壓,日本國內也在搖擺不定,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隨著奉軍發展的越來越快,和日本人的衝突越來越多。

特別是刺殺案結束之後,日本人被迫讓出了本溪湖煤鐵公司的控股權力,這簡直是摘了日本軍方的心肝一樣,而且他們也對張作霖越來越忌憚,尤其是老張拿下了吉林之後,一統東三省的態勢已經不可避免,黑龍江肯定擋不住奉軍。

在這種局面之下,日本人絕對不會願意看到張作霖徹底坐擁東三省,一旦到了那個時候,不論是收買還是限制,要花費的本錢都遠遠超過了現在,日本人對這些事情十分清楚,因此他們加緊了對許蘭洲的援助,同時又幫著高士儐把舊部拉了起來,想要藉助他們的手,對奉軍的發展進行限制。

張廷蘭想到了這裡,心中不免有些悔恨,自己還是低估了日本人的影響力,他們在東三省經營了十多年,手中的勢力太雄厚了,只要隨便一點動作,就能改變東三省實力的對比。

其實當初讓鮑貴卿當吉林督軍就是一個錯誤,老張也知道他不完全可靠,但是還把他派到了吉林,結果這一兩個月的時間裡,鮑貴卿根本就沒有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去解散吉軍舊部,也沒有如實向張作霖反應吉林的情況,奉軍也沒來得及調動,結果就給了高士儐喘息之機,最終是養虎為患。

另外還有一個大錯誤就是這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