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六章 馮德麟來了,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讓一個工廠發揮出更好的效率,就要從兩個方面下手,一個是工人,另一個是機器。張廷蘭提出新的管理制度,還許諾大幅提升工資,極大的刺激了工人的積極性。

以前工頭們懲罰落後者,現在變成了獎勵優先者,前者完全是把人當成牲口來看,而後者則充分利用了人性,誰都渴望掙得更多。只怕以後工人會更加拼命工作,生產的商品更多,付出的汗水雖然會更多,但是他們卻甘之如飴。

“拙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人的問題解決了固然不錯,但是工廠的機器太落後了,也必須要革新了!”

鄺榮光在檢查工廠的情況時候,眉頭緊皺,熊夢遠和陳啟銘更是像吃了苦瓜一樣。奉天機器局的機器最初是盛京將軍依克唐阿主持採購的,最初計劃是生產軍火,不過建成之後,僅能生產銀元。

這些機器全都是蒸汽動力,粗苯碩大,與當時世界主流的電力裝置相比,已經嚴重落後了,而且又使用了將近二十年,維護保養的效果也很不好,機器只能用慘不忍睹四個字形容。

“篳路藍縷,創業維艱,多麼艱難我們都不怕!”陳啟銘神情十分嚴肅的說道:“工廠起步低一點沒有什麼,美國不少大公司也都是從小作坊開始的,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在人,要有好的管理者,要有足夠的人才,這樣就一定能夠發展起來。”

“沒錯。”熊夢遠也大聲說道:“我們從海外回來,就是想報效國家,要是為了享福,就在國外不回來了!”

“兩位有雄心壯志最好,我可以告訴你們。這些困難都是暫時的,英國人前段時間答應援建一個發電廠,已經差不多了。另外我從美國訂購了一批機器和發電機,咱們很快就會進入電氣時代。至於人才麼?暫時會有一批俄國技工到奉天工作,你們要充分榨乾這些俄國的技術,把真本事學到手,工廠之中要安排足夠的學徒工,把每一個操作過程都給我盯死了!”

鄺榮光早就知道張廷蘭辦事滴水不漏,現在一看,果然是考慮周詳。又是電廠,又是機器,還有俄國技工,這些都加起來,奉天兵工廠的架子就搭起來了。

“張先生。既然都安排這麼周詳了,那我們現在要做什麼。生產槍支。還是炸藥?”

“熊老兄,你也太心急了吧。”張廷蘭苦笑道:“我和美國人談了一筆協議,由我們負責生產槍托和彈夾,然後運到美國組裝,暫時就先幹這個。”

“這離著造槍炮還太遠了啊!”

“總算是跟槍支挨邊了。”陳啟銘笑著說道:“先造槍托,弄點第一筆錢之後。就能繼續購買機器,就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早晚能把工廠完善起來。”

陳啟銘顯然幹勁十足。張廷蘭也十分滿意,他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涉世不深,有衝勁十足的年輕人,兵工廠開始階段勢必十分艱難,沒有毅力是堅持不下來的。

“不瞞你們說,我手上有足夠的資金,買幾條生產線,甚至化工廠,鋼鐵廠都不在話下!”

“那為什麼不買?”熊夢遠脫口而出,他顯然還不明白奉天目前的處境。

“熊兄,列強也不願意看著中國強大,很多關鍵技術和裝置根本不能賣給我們,而且還有日本人這隻惡狼盯著,他們早就把奉天當成了未來的殖民地進行經營,更不允許中隊強大起來。現在生產一些槍托,或許他們還能容忍,如果能生產步槍,日本人一定會插手的,想盡辦法,將工廠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歷史上的奉天兵工廠就是如此,有大批的日本技師活躍在工廠之中,這些人美其名曰是幫助,實則是限制監視,甚至是破壞。他們把持關鍵技術,左右發展方向,千方百計的阻止奉天兵工廠獨立發展,將一切都至於日本人的掌控之中。歷史上奉天兵工廠規模堪稱全國第一,但是卻是一座沙灘上的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