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風水輪流轉,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周圍冷漠的眼神,就足以要了性命。

三木其實是很偏執高傲的一個人,他絕對不想活在屈辱之中,這個傢伙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自殺。

鮮血滴滴答答的沿著刀刃流了下來,三木像一個爬蟲一樣死掉了,沒人會關心他的死活。

日本有更大的麻煩要去應付,斯拉夫銀行倒臺,在很多人看來,就是沙俄內鬥的一個犧牲品而已,沒有人能想到這件事其實是一隻神奇的蝴蝶,翅膀煽動起來,在遠東就醞釀了一場風暴。

三木自殺,野村病倒,這兩個傢伙原本是日本在奉天進行經濟侵略的急先鋒,他們倒下去之後,日本在奉天的經濟部署出現了短暫的混亂,奉天方面的壓力驟然減輕。

作為斯拉夫銀行債券的主要買家,正金銀行遭受慘重損失的訊息也傳了出來,隨機正金銀行的債券就遭到了大量拋售。在一戰期間,日本為了促進工業發展,大量發行債券,給工廠提供貸款,老百姓手中也有不少債券,因此一見大量拋售,他們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直到此時,日本政府才感到一絲不妙,不過他們也沒有當回事,只是在報紙上嚴厲譴責拋售債券的行為,指責這是賣國,同時日本人還極力證明,正金銀行依舊實力雄厚,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他們的動作已經太晚了,最初拋售的還只是張廷蘭手上的資本,他的本錢並不雄厚,即便是全部壓上去,也僅僅讓債券下降百分之三而已。不過這一點已經足夠了,早就蓄勢待發的猶太財團隨機展開了行動,潘多拉的盒子被開啟了。

這些財團勢力大肆拋售正金銀行的債券,甚至做空日元。緊接著日本老百姓由於恐慌,再也不顧政府的警告,開始大量的拋售債券。不只是正金銀行的,包括三井銀行,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等等銀行和企業的債券,全都被盲目拋售。

一時間日本金融市場面臨著崩盤的危險,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和日本社會矛盾叢生有關係,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偏偏日本政府還要求底層民眾大量購買債券,支援國家發展,結果這些日本人看到血汗錢可能變成一堆廢紙之後,就再也坐不住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拋售浪潮,日本政府雖然措手不及,但是還有足夠的應對方法,完全可以利用手中還有充足的資本,把金融市場穩定下來。

不過日本人把事情想得簡單了,各大銀行不穩,連帶著日元也開始貶值,一連串的事情就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了一個,下一個也保不住了。

日元貶值加劇了日本物價上漲,糧食蔬菜,日常用品都開始瘋長,日本民眾負擔頓時大幅增加,各地民眾怨聲載道,城裡人吃不起大米,農民買不起商品。

偏偏這個時候,那些財團一見糧價飛漲,他們竟然搞起了囤積居奇,希望用糧食彌補債券的損失,正是他們火上澆油的舉動,徹底將日本社會的各種矛盾引爆。

東京、大阪、名古屋、神戶等地都先後出現了搶米的風潮,飢餓的老百姓砸開各個糧店,搶走白花花的大米,日本的社會秩序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這些事情發生的時間前後不到一個月,一環扣著一環,日本政府完全是被動挨打。原本日本人摩拳擦掌,甚至叫囂著對中國動武,結果還沒等調兵,他們就自亂陣腳了。

日本國內出現了麻煩,南滿鐵路沿線的日本兵也沒法折騰下去了,儘管日本公使日置益還在不斷向袁世凱施壓,衝著袁大總統咆哮叫囂,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

這一個來月,對於奉軍上下來說,都是一種煎熬,尤其是張廷蘭,他手上的籌碼並不多,除了提供情報搞下去尼古拉大公之外,就是在拋售債券的初期插手了,剩下的時間裡就只能傻等著。

每天除了看看報紙,就是找到弗雷德,透過他了解財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