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開門辦公,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了火車,張廷蘭直奔大帥府,可是在距離帥府還有兩條街的時候,就見到了不少打著旗號標語的遊行隊伍,足有數百人,將帥府門前的街道都圍了起來,而對面則是荷槍實彈計程車兵,正在嚴陣以待。

這個場景何等熟悉,在不久之前奉天的百姓還去圍了段芝貴的府邸,結果風水輪流轉,現在老張也跑不了了,只是人數打了折扣,而且幾乎都是學生,沒有其他行業的。

看到這種情況,張廷蘭就知道事情不妙,急忙讓車伕把拉著自己從後面進入帥府,此時帥府之中也是戒備森嚴,往來都是巡邏隊,生怕學生會衝進來一般。剛走進老虎廳,就有一股刺鼻的煙味。

張作霖、張作相、孫烈臣等人都拿著菸袋,吧嗒吧嗒的抽著,一臉的愁容。

“大帥,這幫學生不知好歹,要是再這麼圍下去,您的顏面何存啊,我看還是採取果斷的行動,把他們都驅散了,要是不聽,就關進牢裡面,餓幾天就行了。”張景惠不無憂慮的說道。

老張苦笑一聲:“咱們一直都以尊重民意自居,幾次遊行都站在老百姓一邊,現在輪到了自己身上,就要去,這不是典型的兩面三刀麼!”

“這不是沒有辦法麼。”張景惠嘆了口氣。

正說話之間,張作霖一抬頭看到了張廷蘭,臉上終於露出了笑模樣:“廷蘭,你小子算是趕回來了,快幫著七大爺想想主意,我頭髮都愁白了。”

“您老先說說這些學生是為什麼來的,只要對症下藥,我看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

老張欣慰的點點頭:“遼陽出了亂子,岷源認為民變就是因為老百姓負擔太沉重,因此他準備好好調查一下,不知要解決民變,還要推廣清丈田畝的政策。”

“永江先生一向深謀遠慮,這個做法很合適。”

“嗯,我也同意了,是岷源讓我把你叫回來,讓你幫著想想如何安頓災民,你的主意多,手上產業用人也多,我這不就給你發了電報麼。結果就在昨天奉天突然出現了不少份報紙,說老張把糧食都出口給了日本人,卻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老百姓餓死,是大漢奸,這不學生就把帥府給圍上了。”

張廷蘭在火車上坐了一天多,奉天的亂子就出現在這段時間,不少報紙都開始刊載文章,大罵張作霖,奉天的學生或許是遊行習慣了,一出事馬上就把張作霖的帥府給圍了。

“民意就是一把雙刃劍啊,我們能用民意攻擊對手,反過來也能傷害自己,我看奉天應該儘快制定一套遊行條例,還有新聞出版法規,把輿論陣地奪回來,不然出點事情,就有人鬧起來,咱們什麼也別想幹了!”

“火燒眉毛,先顧眼前吧。”張作相隨手把幾分報紙遞給了張廷蘭,“你看看吧。”

張廷蘭仔細一看,只見一行大字:量奉天之物力,結東洋之歡心。這是把張作霖比成了慈禧那個老妖婆啊,也難怪老張會鬱悶。

緊接著文章之中就寫了張作霖向日本出口了十幾萬擔糧食,任由奉天饑民凍餓而死,其他報紙也多是類似的內容,不過出口糧食的數量卻不盡相同,客氣的說幾萬,不客氣的直接說上百萬擔。

張廷蘭看完之後,也不住的搖頭,這幫傢伙信口開河的本事,比起後世的徒子徒孫一點不差,沒有一點考證,什麼都敢胡說。不明真相的人一看,一面是大量出口糧食,一面是遍地饑民,肯定會產生憤怒,學生髮動遊行也就情有可原了。

“七大爺,咱們向日本出口糧食,那是不得已而為之,就算我們不出口,日本人一樣可以透過滿鐵株式會社收購。而且遼陽老百姓發生民變,和我們出口糧食沒有直接關係,在民變發生之後,永江先生親自帶人去解決了,咱們的應對絕對算的起很積極了,這幫人簡直是胡說八道。”

“廷蘭,問題是報紙這麼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