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章 俄國技工,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奉天南大營的東北角新建了一處小院,一共三間正房,看起來有點像土地廟,這就是臨時安放犧牲的四十九名士兵骨灰的地點。正中間安放著四十九個靈位,供桌上還擺著香爐祭品,專門安排了兩個門衛,另外有人定時打掃衛生,把小院弄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不時有參加過劫車案計程車兵過來看一看,和這些老弟兄唸叨唸叨一些心裡話,沒有人不怕死,但是更怕死得孤單冷清,就像蒿草一般無人問津。對於士兵來說,這裡就是一個精神的寄託,一旦犧牲了,他們也可以擁有一個靈位,會有無數的人前來拜祭,想到這裡,這些士兵的心裡就會欣慰不少,似乎死亡也不是那麼可怕。
而且這一次獎勵標準也的確驚人,每個犧牲戰士給予一千元,家人每個月還會得到兩元錢和五十斤糧食,子女的學費也由獨立旅承擔,完全能保證家人衣食無憂。參加行動計程車兵也獲得了三百元獎勵,而且張廷蘭已經許諾,會把這次行動當做優先提拔的條件,只要他們努力學習,表現優秀,很快就會成為中下級軍官。
當然有一個前提,就是他們必須嚴守秘密,如果敢走漏一個字,不只享受不到優待,還會被直接槍斃,絕不留情。
在精神和物質的雙重保證之下,這些士兵顯得與其他人都不相同,無論是訓練,還是識字,都比其他人要努力數倍,知道了拼搏,懂得了自愛。
在談論戰鬥總結之前,楊宇霆和張廷蘭特意來到了小院之中,向犧牲計程車兵恭恭敬敬得上了三炷香。
“經驗都是弟兄們拿生命換來的。任何人都不能忘本,部隊更是如此。公墓的地皮已經選好了,等到這段風頭過去,就把公墓建立起來,也讓這些英雄能夠有個舒服的長眠之地。”
“拙言想的周全啊,我們的鄰居日本就對死去計程車兵很重視,建立了很多的神社和紀念碑,這對死者是個安慰,對活著的人又是一個鞭策,咱們也應該學一學。”
“鄰葛先生。日本人信奉神道教,講究萬物皆靈,一塊石頭,一隻狐狸都可以建一個神社,一艘軍艦下水。也會有一個對應的神社,他們的天皇就是活著的神。宗教、軍閥、財閥三者共同圍繞在天皇周圍。這樣的日本極具侵略性。也是咱們日後頭號的敵人!”
後世中國一提起德國都會豎大拇指,至少他們敢於承認錯誤,總理能夠親自下跪,而日本卻百般抵賴,不停的拜鬼,讓人恨得牙根癢癢。
其實任何社會現象都有深刻的文化原因。德日兩國的迥然不同也是如此。
日本人信奉的神道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根據神道教的觀點,死後的前輩都是神靈,而天皇也宣稱自己是神。在這種情況之後。天皇不被審判,那就證明他沒有錯誤,那些前輩也沒有錯誤,相反他們還是英靈,需要祭祀。在日本人的心裡發動戰爭不是罪,罪過是戰敗了!
“鄰葛先生,日本人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不過處處事事都走到了極端,日本就好像一面鏡子一般,無恥暴戾,狡詐兇頑。日後我們的頭號假想敵就是日本人,訓練和備戰也都應該瞄準日本人。”
張廷蘭和楊宇霆回到了辦公室之後,張廷蘭又特意請來了孫安虎,三個人圍坐在一起,共同完成這份戰爭總結。
“我認為奉軍的落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就是戰鬥意志,其次是戰術應用和單兵素質,最後是武器裝備。”
楊宇霆翻開了自己的本子,沉聲說道:“我們計程車兵戰鬥意志遠遠遜色日本,不敢拼命,遇到困難就主動退宿,這樣的軍隊根本無法打勝仗。我認為拙言的做法很好,對犧牲計程車兵進行祭祀,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另外還要加強教育,強化服從性,眼前就算是刀山火海,也不能皺眉頭!”
張廷蘭一面聽著,也一面思考,戰爭永遠都是人和人之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