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五十七章 手裡有糧,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備,這次絕對是一場空前的豐收,但是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數量竟然會這麼多,遠遠的超出了大家的接受範圍。

就連張作霖和王永江等人也都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處於謹慎,王永江又讓兩位賬房先生仔細核對一下,結果最終的資料還是如此,一點變化沒有,鎖定在了六百七十多斤的數字上面。

對於這個數字張廷蘭倒不是太驚訝,在後世要是畝產這些,可不是豐收,而是歉收!水稻畝產基本在一千五百斤左右,甚至最高數字已經逼近了兩千斤,至於苞米的產量也差不多。

不過放在了這個時代,卻是誰都不敢想的一個數字,簡直把在場的人都要砸暈了。就連那些老農都傻愣愣的,被這個嚇人的數字嚇住了,按照以往的經驗,就算是最好的土地,畝產也很難超過三百斤,六百多斤簡直就是一步登天啊!

“先別急著高興,再把那些沒用化肥的畝產也測算出來,暫時還不能大量使用化肥,那個畝產才有參考價值!”

王永江的腦子還很清楚,距離大範圍推廣化肥,還有一段漫長的距離,現在還是應該關心普通水田的產量。

張廷蘭在城外一共種了五百畝百畝水稻,其中二百畝使用了化肥,另外三百畝只能使用農家肥了。使用化肥的效果顯而易見,但是相對於這個天文數字,那些老農也更關注普通的田地,畢竟那才是他們能夠達到的收成。

大家七手八腳的一同行動,很快產量也統計了出來,最多的一畝達到了三百二十斤,最少的一畝也有二百六十斤左右,最後的平均數字是二百九十六斤,將近三百斤,比起使用化肥的少了一半還多。

但是這個數字已經十分驚人了,相比高粱,產量幾乎多了一倍,王永江得到了訊息之後,心裡頭徹底有了主意,看來下一步在東三省推廣水稻已經成為了必然了,只要水源充足的地方,就要大力的推廣,雙倍的產量實在是太誘人了。

“大帥,咱們忙乎了大半天了,您老是不是該嚐嚐咱們東北的大米啊,看看比起南方的大米有什麼特別之處啊?”

“好啊,要是好吃,以後帥府也換換口味!”

他們人多好辦事,沒有多大的功夫,就把稻子脫去了外殼,露出了雪白晶瑩的大米,有專門的人手給淘洗過,然後放到了大鐵鍋之中。

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一股濃郁的米香傳了出來,飄飄蕩蕩的,直接滲入了五臟六腑一般,聞著別提多舒服了。

這時候莊園裡面的廚師早就做好了各色菜餚,擺滿了桌子,老張的心情十分高興,有了糧食,就等於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錢,以後東三省養兵養民,都離不開吃的,解決了糧食問題,老張的根基就穩固起來了。

“今天大家不喝酒,全都嚐嚐咱們的大米,大家都多吃幾碗!”

隨著老張的話,大鐵鍋的鍋蓋全都開啟了,米香更加醇厚,瀰漫四方,離著老遠都能聞到。

很快一碗碗晶瑩的米飯送到了每個人的面前,老張平時也經常吃南方的粳米,不過一看眼前這碗大米飯,就知道品質絕對不是南方的大米可以比擬的,米粒油亮,晶瑩剔透,香味撲鼻。

放在嘴裡頭,十足的肉頭,就算沒有一桌子的菜,光吃大米就能吃飽了。其他人也都是露出了驚喜之色,產量高,口感好,實在是太合適了。

“拙言,吃了這個大米之後,別的大米就沒法下嚥了啊,以後帥府的大米就全都靠你供應了啊,一點不能少了!”

“張老師,講武堂也該有一份吧,我們可都是出力氣幹活了啊!”吳凱傑在一旁也不住的爭取福利。

張廷蘭滿臉含笑:“誰都有份,不過我這莊園裡頭肯定不夠了,還要等著遼陽,還有其他農場的訊息,今年一共試種了二十萬畝水田,餵飽大家的肚子,絕對沒有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