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運來一堆廢鐵,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我們收稅是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是為了引導幫助大家對抗洋商,保護我們的利權。”
張廷蘭的幾句話之中透漏出來的東西可不同尋常,王永江何等的精明,他立即察覺出來,張廷蘭說的是一種全新的財政理念。
中國歷史上不乏理財能手,但是這些人都跳不出斂財的怪圈,包括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在內,都是如此,他們的措施都是在從老百姓手中拿出更多的錢,儘可能的保證國用。而到了工業時代,財政被賦予更多的內涵,充當調節經濟的槓桿,政府也不再是單純的斂財,而是要變成一個服務者的角色,促進和保護經濟發展。
王永江雖然學識驚人,但是也免不了就舊觀念的影響,一時間還有些疑惑:“稅收難道不是保證政府的用度麼?”
“沒錯,不過這只是一個方面,還有更多的作用,比如我們修路搭橋、發展教育、引進技術、購買機器等等,再比如我們利用稅率為槓桿,對發展潛力巨大的行業給予優惠,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促進工商業的發展,稅收理應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這八個字好說,但是政府又能得到什麼,沒有好處的事情誰又會做呢?”
“王先生,在工業時代,如果錢都堆在了國庫之中,沒有任何的價值,只有流轉起來,才能發揮重要的作用。政府透過財政不是要積累多少財富,而是要引導資本流動,錢就是血液,社會上的每個產業鏈條就是血管,只有資本流轉起來,社會才能充滿活力。”
王永江仔細思索著張廷蘭的話,似乎是字字珠璣,其實王永江平時也不是沒思索過,只是他還有擺脫儒家理財的傳統觀念,現在聽張廷蘭一席話頓時撥雲見日一般,王永江臉上露出了欣喜的顏色。
“張少爺,以往在下還對您有所懷疑,現在才知道張少的大才,永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先生客氣了,以您的才華,應該挺身而出,為奉天百姓,為這個國家,做更多的事情。”
王永江猛然哈哈大笑:“張少爺,這是在招攬在下啊,不過我懶散慣了,不想捱罵受累。”
張廷蘭當然清楚王永江的意思,那是還沒有看得起他,甚至都沒有看得起張作霖,他們的分量還不值得王永江投效。
張廷蘭衝著王永江笑道:“先生,我哪敢招攬先生,不過見先生對北市場感興趣,我想請先生擔當私人顧問,有什麼不對的,請先生指點一二。”
王永江也明白私人顧問是什麼意思,這也是在拉攏自己,不過他也的確有投效張作霖的想法,只是還需要仔細觀察一番,因此也點點頭說道:“容我考慮一二。”
說著王永江轉身就離開了財政局,他還沒走出大門,張作霖和張作相就帶著人從外面衝了進來,張作相剛剛拿下了高銘,順手將魯正雄也給抓了起來。
正好這個時候張作霖也從城外趕來回來,他一聽說高銘竟敢如此猖獗,頓時也大怒不已,急忙趕回奉天,到了奉天之後,發現張作相已經把人高銘給拿下了,他急忙又趕到了財政局。
一見面老張就連連拱手:“諸位賢達,讓大家受驚了,張某保護不善,還請大家恕罪!”
“張師長不必如此,我們不是都好好的麼!”
大家簡單的說了幾句,這些商人也紛紛離開,回去安撫家裡了。張作霖笑著說道:“這個高銘也有意思,咱們要動他,他就自己撞槍口,這下子連他的家裡再加上他本人,一個都跑不了,財政局咱們就算是拿下了。”
老張隨即又看了看張作相:“輔忱,咱們手下好像沒有什麼懂財政的人啊,要是讓一幫外行管恐怕會惹出麻煩!”
張作相也有些撓頭,二十七師能打仗的人不少,但是能管理民政的卻不多。
“七大爺,我倒有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