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三章 遠東騎士,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海參崴偏僻的小院之中,一共十幾具屍體橫躺豎臥在地上,有男有女,有的人失去了雙臂,有的被割下了四肢,有的被砍了腦袋,有的被開膛破肚,最慘的就是那一對母女,完全都失去了人形,被折磨的如同碎布片子一般。
遍地的殘肢斷腿,鮮血將地面都浸透了,空氣中凝結著一股濃重的血腥氣,好在此時是凍結,屍體並沒有腐爛,而是被凍住了。不過這樣更增加了恐怖感,每具屍體都保留了臨死時候的狀態。
他們在掙扎,在呼喊,眼中寫滿了惶恐和不安,他們是如此的無助,在異鄉變成了一堆破爛的屍體,上帝沒有保護他們,美國政府也沒有保護自己的公民,直到第二天,有路人經過這裡,才發現了這麼悽慘的一幕。
很快就吸引了記者的關注,在這個敏感的時候,十多個美國人被殘忍的虐殺,立刻引爆了輿論的關注,大家紛紛把目光鎖定在了這上面。尤其是那些美國僑民和急著得到這個訊息之後,全都沸騰起來。
當他們看到了喬治絕望的眼神,母女殘破的肢體,這些美國人既驚又怕,他們都清楚,俄國如今這麼混亂,搞不好他們也會成為下一個被虐殺的目標。而且在遠東各種謠言四處傳播,他們說多數黨是嗜血的惡魔,他們會把抓到的外國人全都殺死,然後凍起來,當做軍糧,他們會把女人全部擄走,在軍營裡面,任由寂寞的軍人發洩獸慾。
這些流言蜚語不一而足,再加上報紙的推波助瀾,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慌在美國僑民身上蔓延。他們無比的驚恐,迫切希望離開這片該死的土地,回到美國。
美國的外交機構很快把情況彙報了國內,不只是僑民,這些外交人員也希望從俄國撤回來。美國總統威爾遜也得到了報告,作為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頂著哲學博士頭銜的總統,威爾遜並不像其他美國總統那樣好戰。
不過在他的第二任期,美國還是不可避免的被捲入了一戰之中,上百萬的美國青年不得不跑到了歐洲,替協約國爭取勝利。從本心來講,這違背了威爾遜的觀念,可是為了不讓美國人手中的債券變成廢紙,美國必須出手,去拯救協約國。
就在這個時候。俄國又出現了問題,一個巨大的難題擺在了威爾遜的面前。美國究竟要不要出兵干涉。美國社會也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威爾遜也在搖擺不定。
可是這個時候,突然出現了美國僑民被殘忍虐殺的事件,一下子就讓美國的輿論沸騰了,各大報紙全都站了出來,要求美國政府運用自己的力量。去保護那些僑民,要求出兵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身處在風口浪尖的威爾遜也不能不考慮洶湧的民意,他必須採取果斷的措施,不然要是被扣上懦弱無能。不顧美國僑民死活的帽子,他這個總統可就有麻煩了。
因此威爾遜急忙調動美國海軍,想要前往遠東,把美國僑民接回來。就在這個時候,遠東又發生了兩起針對外國人的襲擊事件,三個美國人,兩名法國人被殺,他們的財物全都被搶掠一空。
連續發生血腥事件,籠罩在遠東的陰雲越來越濃稠了,共和黨人也站出來指責威爾遜優柔寡斷,無法真正保護美國的利益,憤怒的美國民眾也開始將矛頭指向了總統威爾遜,要求他必須用最快的速度救出所有的僑民,不能再出現任何的差錯,甚至有議員已經威脅要彈劾總統了。
在不久之前,德國的潛艇擊沉了美國的商船,最後促使美國投入到了一戰之中,現在美國的媒體也很自然的將虐殺僑民歸罪到多數黨的身上,要求美國政府向邪惡的多數黨宣戰,用最快的速度出兵遠東。
“先生們,我們必須拿出可行的措施,拯救遠東的合眾國公民,越快越好,不能再拖延了,只要再發生一點意外,那些該死的記者就不一定會說什麼了!”
“總統先生,我們的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