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四章 江東六十屯,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就把他們得罪死了,如果日後俄國恢復過來,豈不是成了我們頭號的敵人麼,該如何應付,也是一個大麻煩。”
“鄰葛,擔憂俄國,擔憂日本,其實我覺得都沒有必要。”張廷蘭笑著說道:“天要下雨孃要嫁人,這不是咱們管的,日本人野心勃勃,絕對不會放過擴張的好機會,而俄國和我們互相是最大的鄰國,兩個陸上接壤的大國本來就是天然的敵人,俄國垂涎中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些年來,他們鯨吞蠶食了多少北方領土,早就成了咱們頭號的敵人,我們是不得不戰!”
任何兩個接壤的大國,必定會矛盾重重,歐洲就不用說了,法德俄之間打得頭破血流,幾百年戰爭一直沒有中斷過。歷朝歷代的中國政府和北方遊牧民族之間,持續鬥了幾千年,就算偶有和平,那也不過是因為勢力均衡,雙方投鼠忌器,而一旦勢力對比出現逆轉,勢必會爆發戰爭。
中原王朝強大起來,就會橫掃草原,讓八方來降,而中原王朝衰弱之後,這些北方的部落又會向著佔據中原的花花世界。
其實到了現在中俄之間也是這個宿命,互相之間都提防著對方,就算是後世,中俄關系很友好,邊境問題也都解決了,說到底不過是因為兩國的實力達到了一個平衡,而且還有一個更強大的敵人在虎視眈眈,兩國不得不背靠背,互相取暖,想要實現真正的和平,還是千難萬難。
張廷蘭把這些看得很清楚,俄國人早晚都是陸上大敵,索性就趁著這個機會,最大限度的削弱俄國,然後利用這個北極熊的衰弱期,快速強壯自身。
楊宇霆低頭半晌,然後才說道:“拙言,你說的是沒錯,但是潛在的敵人和直接挑明還有不同,憑著奉軍此時的家底,要是全力投入到干涉俄國之中,搞不好就會粉身碎骨,不能不仔細權衡啊。”
“正因為如此,我才打出了護僑的旗號,這也是給咱們留下迂迴的空間,而且咱們行動之後,日本人也肯定會緊隨其後,最好就讓日本人和俄國人在遠東死掐,然後我們再坐收漁人之利。”
其實在三方博弈之中,往往做老三的更容易,因為老大老二都會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對方身上,對於老三關注有限,而且還會大力的收買。
在遠東這局棋上,俄國肯定會把列強視作最主要的對手,奉軍就成了無關緊要的老三,這樣一來,正好方便奉軍上下其手。
“鄰葛,我們如果晚出兵,就只能給列強充當幫手,如果率先出兵,佔據先機,就能攪動局勢的發展,從棋子變成棋手。”
楊宇霆聽著張廷蘭的分析,也覺得很有道理:“拙言,你的想法或許不錯,不過還要慎之又慎,制定出萬全的方略,謀定而後動!”
張廷蘭也表示了贊同,隨即整個邊防軍就都動員了起來,將缺額彌補上,休假回家的軍官士兵立刻歸隊,所有部隊都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除了邊防軍之外,奉軍的其他部隊也在調動之中,老張從二十八師之中調出了五十五旅北上,另外孫烈臣又從熱河方向把郭松齡的一個加強團劃歸到了張廷蘭的手下。
除了這些部隊之外,張景惠和張海鵬的兩個師也抽調了大部,一同北上,再加上黑龍江和吉林原有的部隊,張廷蘭手上一下子兵力就超過了五萬人,可謂是兵強馬壯。
老張也向北洋政府提出了建議,把張作相提升為東三省巡閱副使,北滿軍事長官,還把朱慶瀾也派了過來,成為了北滿軍事幫辦。
這麼安全顯然是為了張廷蘭干涉俄國鋪路,張廷蘭進入俄國之後,北滿地區就由張作相統管,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爺倆聯手,一個管前方,一個負責後援,絕對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這麼一來也能增強對邊防軍的控制。
軍隊也準備差不多了,管理機構也理順了,出兵已經迫在眉睫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